您好,現(xiàn)在漢格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龍九子各叫什么名字拼音,龍九子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傳說中“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龍之九子是哪九子,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現(xiàn)就流傳比較多的一種版本和大家分享。
2、九子之一·囚牛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
3、這個裝飾現(xiàn)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4、九子之二·睚眥睚眥,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殺,刀環(huán)、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
5、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
6、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wèi)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7、?九子之三·嘲風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8、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9、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guī)格嚴整又富于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tǒng)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10、?九子之四·蒲牢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
11、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
12、當鯨魚一發(fā)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
13、人們報據(jù)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鐘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
14、九子之五·狻猊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15、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wèi)大門的中國傳統(tǒng)門獅更為威武。
16、?九子之六·霸下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
17、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
18、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19、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20、?九子之七·狴犴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
21、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
22、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zhí)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
23、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huán)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24、?九子之八·負屃負屃,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
25、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
26、而負屃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
27、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28、?九子之九·螭吻螭吻,又名鴟尾,魚形的龍。
29、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
30、《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后,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厭火祥。
31、”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虬”則是螭吻的前身。
32、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zhèn)邪之物以避火。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