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在蔡蔡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古細菌和真細菌的區(qū)別,細菌和古細菌有什么區(qū)別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生長環(huán)境不同:古細菌(古核細胞),常生活于熱泉水、缺氧湖底、鹽水湖等極端環(huán)境中的細菌。
2、2、細菌對低溫的耐受性較強,大多數細菌在液態(tài)空氣(-190℃)或液態(tài)氧(-252℃)下可保存多年。
3、高溫對細菌有明顯的殺傷作用,大多數無芽孢菌在100℃煮沸時立即死亡,而有芽孢的細菌對高熱有抗力,如炭疽芽孢可耐受煮沸5-15分鐘,濕熱滅菌比干熱效果強,因為濕熱滅菌滲透性大。
4、二、性質不同:古細菌具有一些獨特的生化性質,如膜脂由醚鍵而不是酯鍵連接,其營養(yǎng)方式亦不同于常規(guī)生物,如硫氧化等。
5、古核細胞遺傳的信息量較小,是世界上最早的生物。
6、2、細菌,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于細菌域。
7、也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其總數約有5×10^30個。
8、細菌的形狀相當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以及螺旋狀。
9、擴展資料:古細菌(archaeobacteria)(又可叫做古生菌、古菌、古核生物的結構核細胞或原細菌)一類很特殊的細菌,多生活在極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
10、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無核膜及內膜系統;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質的合成、核糖體對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細胞的相似、DNA具有內含子并結合組蛋白;此外還具有既不同于原核細胞也不同于真核細胞的特征,如:細胞膜中的脂類是不可皂化的;細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質為主,有的含雜多糖,有的類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1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細菌。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