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漢格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這三句名言的作者是誰_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這句話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說,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原句為: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2、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
3、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4、"譯文:太宗對梁公說:“用銅當作鏡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作鏡子,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對錯。
5、我把這三種鏡子當作寶貝,用來防止自己犯錯。
6、現(xiàn)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7、”擴展資料:唐太宗李世民喜聽與善取各種獻議,深諳“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之理。
8、其直諫大臣魏徵曾上疏數(shù)十,直陳其過,勸太宗宜內自省,居安思危,察納雅言,擇善而從。
9、后魏徵逝死,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嘆曰:“以銅為鏡,可使穿戴之時,端莊齊整;以史為鏡,可知歷朝以來,存亡興替;‘以人為鏡’,可觀人之舉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10、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鏡矣。
11、”“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對錯。
12、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13、”——這堪稱對魏征人生價值的最佳注釋。
14、現(xiàn)在也有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的,意思一樣。
15、“以人為鏡”,用到一個賢良的大臣來勸誡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進而去修正。
16、唐太宗說他有這三面鏡子,魏征死了,也就壞了一面。
17、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一個賢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愛才,他才能夠贏得這些大臣對他的信任。
18、“以人為鏡”。
19、乃指以人為借鑒。
20、即將其成敗得失,引以為鑒,以免重蹈覆轍。
2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