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物哀和侘寂的區(qū)別,物哀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物哀是一種審美意識。
2、川端康成多次強調(diào):“平安朝的‘物哀’成為日本美的源流。
3、”“悲與美是相通的。
4、”他寫《伊豆的舞女》時,把主人公“兩人的悲從屬于美,又使美制約著悲,淡淡的悲與真實的美交融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悲哀美的抒情世界”。
5、葉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閑寂’這三種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態(tài)的藝術(shù)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識及其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shù)深度。
6、日本人對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當(dāng)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學(xué)藝術(shù),而是及于生活的各個層面。
7、”“更愛殘月、更愛初綻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兒,因為他們認(rèn)為殘月、花蕾、花落中潛藏著一種令人憐惜的哀愁情緒,會增加美感。
8、這種無常的哀感和無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9、”擴展資料這個概念簡單地說,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觸外部世界時,觸景生情,感物生情,心為之所動,有所感觸,這時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悅,或憤怒,或恐懼,或悲傷,或低徊婉轉(zhuǎn),或思戀憧憬。
10、有這樣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11、懂得“物哀”的人,就類似中國話里的“性情中人”了。
12、換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觀接觸外界事物時,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的幽深玄靜的情感。
13、「あはれ、aware」本來是個感嘆詞,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漢語中的「嗚呼」、「啊~」。
14、到了平安時代,這個詞不再表達(dá)激烈的情感,多用來指稱和諧沉靜的美感。
15、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物哀。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