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蔡蔡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關于節(jié)儉的故事簡短,關于節(jié)儉的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有這么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2、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
3、”后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
4、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豐登。
5、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
6、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7、他疏于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
8、盡管一家?guī)卓诠?jié)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
9、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10、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
11、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2、吸取教訓以后,他倆將 “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后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13、賣狗嫁女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yǎng)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
14、做官后,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里。
15、后來,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一定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16、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仆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
17、管家問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仆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jié)儉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準備。
18、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
19、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20、”。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