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電影龍貓圖片,電影龍貓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988年4月,日本東京的電影院同時貼出兩張電影海報,一張是宮崎駿的《龍貓》,另一張是高畑勲的《螢火蟲之墓》,上映日期赫然都是4月16日。
2、觀眾傻眼了,宮崎駿和高畑勲都是吉卜力的主力干將,在同一天上映公司的兩部動畫,這不明擺著腦袋被夾了節(jié)奏么?難道剛成立時間不長的吉卜力,現在就起內訌了?而此時在吉卜力的辦公室,一貫工作起來不要命的宮崎駿卻難得地放松了下來,他倒一杯茶給大自己幾歲的高畑勲,說道:“你猜,觀眾們是先笑了再哭呢,還是先哭后笑呢?”幾天后兩部動畫同時上映。
3、想著看吉卜力笑話的人卻驚訝的發(fā)現,很多人在看了其中的一部后,接著又買了另一部動畫的票。
4、據統(tǒng)計,當時有40萬人次同時看了這兩部動畫,而他們普遍表示,兩部動畫看下來,一會兒想哭一會兒想笑,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
5、兩部動畫一起看,無論誰先誰后,都會讓觀眾格外體會到平靜生活的不易。
6、其實兩部動畫放在一起不僅僅是一個宣傳噱頭,更是以《龍貓》的和平反襯《螢火蟲之墓》的戰(zhàn)爭,以《螢火蟲之墓》的殘酷凸顯《龍貓》的美好,將反戰(zhàn)這一主題表現地更加入木三分。
7、但作為一個淚點相對較低的人,《螢火蟲之墓》對我來說實在過于殘酷,如此美好的生命就這樣被現實殘忍地撕裂毀滅,讓我很難再拾起勇氣看第二遍。
8、而《龍貓》則恰恰相反,如此溫暖,如沐春風,我甚至忘了自己看過幾遍。
9、并不是要比較兩部動畫孰高孰低,而是對我而言,更喜歡平和的影像。
10、生活是由涓涓細流匯成,戰(zhàn)爭這樣殘酷的驚濤駭浪,大多數人都沒經歷過,所以看《螢火蟲之墓》,更多是以獵奇的心態(tài),迎接直接的悲劇力量沖擊,直到被沖擊地落荒而逃。
11、《龍貓》魅力在于從平凡的生活中提取出的點點滴滴,不猛烈,卻沁人心脾,不知不覺見你就被這種溫和的力量潤物無聲了。
12、我總是帶著笑開始看這部動畫,而到聽完歡快的片尾曲《我的鄰居龍貓》后,卻突然感覺眼角有淡淡的濕潤。
13、這部如夢如幻的作品自始至終洋溢著夏天的勃勃生機,孩子們的喜怒哀樂中都夾雜著河邊青草的氣息,清爽如風。
14、它甚至沒有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因為它本身就如同站在樹端吹著塤的龍貓,是宮崎駿編織的一個關于童年的夢,這個夢,我們都曾做過。
15、《龍貓》中幾乎沒有什么沖突,在宮崎駿的作品中算得上別具一格。
16、玉米快要成熟的季節(jié),父親帶著兩個女兒來到鄉(xiāng)下的房子里,等待快要出院的母親。
17、就這么簡單,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四歲和十二歲的小女孩展開的。
18、打掃房子,上學,種樹,看望媽媽,迷路,或許,這些簡簡單單的事情在我們少年的暑假中也都做過。
19、然而,也就是因為這些事情的似曾相識,才讓我們對兩個小女孩的故事感到親切又回味無窮。
20、甚至連龍貓的出現都不令人驚訝,我們不是也曾夢到過么,有一個巨大且法力無邊的朋友,帶著我們在茂密的森林里穿梭,在翠綠如茵的玉米地上空飛行。
21、人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就是重溫以前的美夢,何況是童年時沒有任何雜質的純真的美夢。
22、所以電影結束時,不要急著離開,長大之后,童年美好的夢早被我們遺忘,電影幫我們把它找了回來,閉上眼睛,是不是又聞到河邊的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宮崎駿說:“在我們鄉(xiāng)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
23、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
24、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里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
25、”可是恐怕現在被鋼筋水泥和電子玩具包裹的孩子們已經喪失了與精靈交流的能力。
26、宮崎駿一直在作品中展現人類與自然的沖突,雖然《龍貓》里沒有對抗,只有田園般的美好,但他也在這里寄托了自己的理念:只有干凈如孩童般的心靈,才能毫無欲念地感受自然的美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27、所以他的作品中主角總是少年,這位已過古稀之年的老人,依然有一顆少年般的心。
28、龍貓在電影中只出現了四次,第一次是小梅鉆進樹洞時,第二次是姐妹兩個雨中站牌下等車時,第三次是院中的橡樹發(fā)芽時,第四次是小月尋找迷路的小梅時。
29、它就像西方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圣誕老人一樣,并不頻繁地出現,而出現就為你帶來快樂。
30、雖然再也回不到童年,但看完電影,在群星閃爍的夜晚,我們也會盼望,在遠處的樹梢上看到一只吹著塤的龍貓,那是夢,也是快樂。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