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馬詩的中文翻譯,馬詩的作者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際,正是藩鎮(zhèn)極為跋扈的時代,詩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zhèn)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作者希望能掃除戰(zhàn)亂,建功立業(yè),但終是不被賞識。
2、對馬有所偏愛的作者或許受伯樂識馬所啟,結(jié)合自己懷才不遇的現(xiàn)實,帶著憤懣之情創(chuàng)作了此詩。
3、《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xiàn)志士的奇才異質(zhì)、遠大抱負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xiàn)方法屬比體。
4、而這首詩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5、如果說戰(zhàn)爭是威武雄壯的正劇。
6、那么,這景象就是其舞臺背景。
7、唐代的邊塞詩人們,正是連同這背景一并攝入彩筆下,寫出許多豪壯的詩章的。
8、擴展資料:《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
9、詩歌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xiàn)志士的奇才異質(zhì)、遠大抱負以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xiàn)方法屬比體。
10、其中,馬詩的第五首已選入北師大版小學(xué)語文五年級上冊、蘇教版小學(xué)語文六年級下冊以及人教版小學(xué)語文六年級上冊。
11、李賀的《馬詩》共23首。
12、《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xiàn)志士的奇才異質(zhì)、遠大抱負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xiàn)方法屬比體。
13、而這首詩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14、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
15、福昌(今河南宜陽)人。
16、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
17、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稱他為李昌谷。
18、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
19、自稱隴西長吉、龐眉書客、唐諸王孫、李長吉。
20、參考資料:《馬詩》 ?百度百科。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