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小兵張嘎簡介30字,小兵張嘎簡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小兵張嘎》改編自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
2、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fā)表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3、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
4、 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鐘叔,老羅叔,區(qū)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zhàn)士的過程。
5、 電視劇《小兵張嘎》的熱播,使“嘎子”、“白洋淀”再一次成為焦點。
6、而“嘎子”的原型———河北省安新縣趙北口鎮(zhèn)趙莊子村的趙波同志也隨之受到人們的關注。
7、 “嘎子”曾有4個名字 按河北冀中的口語,誰家孩子能被鄉(xiāng)親們冠以“嘎子”的名號,就 標示這個小家伙聰明、機靈、反應快、點子多,雖有時淘氣一些,但肯定是人見人愛的“團隊領袖”! “戰(zhàn)爭年代我有4個名:趙張海,兒時老人起的;趙波,入黨后組織起的;黑小子,當偵察員破衣爛衫,臉也臟兮兮的,但自己人都知道那是我打鬼子叫得響的大名;還有一個叫孫繼祥,因為孫莊子有個漢奸叫孫繼德,一旦碰到敵人盤問姓名,我順口就說是‘孫繼祥,孫莊子的’,常常輕易就混過敵人的盤查。
8、” 機緣成就“小兵張嘎” 趙波說:“要不是有電影小說,我嘎子不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嘎小子嗎?”誠如嘎子所言,嘎子就是那個嘎子!但又不盡然,畢竟,太多的機緣成就了這個舉國聞名的“小兵張嘎”。
9、 1937年夏天的一個上午,十來歲的趙波去縣城賣魚,見一先生模樣的人向他走來,問他能否搭船,嘎子欣然應允。
10、這就是受黨組織派遣來此工作、日后大名鼎鼎的荷花淀派大作家孫犁與趙波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11、 作家徐光耀是河北雄縣人,自小參加革命,聰明機智,戰(zhàn)功卓著。
12、在下放保定農場勞動期間,他經李永鴻的介紹認識了趙波,在炕頭上聽趙波講起了身世:兒時淘氣,上樹掏鳥蛋;與大孩子打架,吃了虧去堵人家的煙囪;參加革命后,利用打漁、打獵的本領消滅敵人,端炮樓、打日本的包運船隊……炕頭上,作家與英雄之間“親密接觸”達半年之久,并結下深厚友情。
13、 1961年,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在《河北文學》上發(fā)表;1963年,《小兵張嘎》被北京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其拍攝外景是徐光耀、崔嵬讓趙波選定的家鄉(xiāng)的一處景致,影片一上映即風靡全國。
14、時至今日,已被社會各界公認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世紀經典”,影響、教育了幾代人。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