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蔡蔡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范滂簡介,范滂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譯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
2、從小磨礪出高潔的節(jié)操,受到州郡和鄉(xiāng)里人的欽佩,被舉薦為孝廉、光祿四行。
3、當(dāng)時冀州地區(qū)發(fā)生饑荒,盜賊紛紛而起。
4、于是(朝廷)任用范滂為清詔使,派他前去巡行查辦。
5、范滂登上車,手?jǐn)堩\繩,意氣激昂,大有澄清天下吏治的壯志。
6、到冀州后,太守、縣令知道自己貪污受賄遮掩不了。
7、聽說范滂來了,便辭官離開。
8、范滂升遷為光祿勛主事。
9、當(dāng)時陳蕃擔(dān)任光祿勛,范滂按照屬下參見上司的禮儀拜訪陳蕃,陳蕃沒有阻止他,范滂內(nèi)心不滿,扔下笏板棄官離開。
10、郭林宗聽說后就責(zé)備陳蕃說:“像范滂這樣的人才,怎么能夠按照官府禮儀來要求他呢?現(xiàn)在成全他甘愿辭官維護(hù)尊嚴(yán)的名聲,你不是自找輿論的非議嗎?”陳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11、(范滂)又被太尉黃瓊征召。
12、不久皇上下詔三府衙門的屬官呈報反映官吏政聲好壞的歌謠,范滂彈劾了刺史、二千石權(quán)臣及其黨羽二十多人。
13、太守宗資此前就聽說范滂的聲名,請求朝廷讓范滂暫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給他處理。
14、范滂在任職期間,執(zhí)行政紀(jì)謹(jǐn)慎嚴(yán)肅痛恨奸邪。
15、那些行為違反孝悌道德、不遵守仁義規(guī)范的人。
16、他一概將他們清除逐出,不愿意和他們在官府共事。
17、范滂的外甥西平人李頌,是王侯之家的子弟,卻被同鄉(xiāng)的人鄙棄。
18、中常侍唐衡把李頌請托給宗資,宗資任命他做小官。
19、范滂卻認(rèn)為李頌不是合適人選,就把這件事壓下不辦。
20、宗資移怒書佐朱零,鞭打朱零。
21、朱零仰起頭說:“范滂(這樣做)是公正的裁斷,好像用鋒利的刀刃裁斷腐朽的東西。
22、今天我寧愿受鞭打而死,也不能違背范滂。
23、”宗資于是作罷。
24、后來牢修誣告范滂結(jié)黨營私,范滂獲罪被拘禁在黃門北寺監(jiān)獄。
25、后來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南行返鄉(xiāng)。
26、剛從京城出發(fā),汝南、南陽迎候他(回鄉(xiāng))的士大夫的馬車就有幾千輛。
27、一起坐牢的同鄉(xiāng)人殷陶、黃穆也都被赦免和他一起回鄉(xiāng),兩人都在他身旁守衛(wèi)服侍,接待賓客。
28、范滂轉(zhuǎn)頭對殷陶等人說:“現(xiàn)在你們這么跟著,這是加重我的禍患啊。
29、”于是范滂擺脫侍從悄悄回鄉(xiāng)。
30、建寧二年,朝廷大規(guī)模誅殺結(jié)黨之人。
31、詔書下達(dá),緊急緝捕范滂等人。
32、督郵吳導(dǎo)到縣,手捧詔書,把自己關(guān)在官府驛站中,伏床哭泣。
33、范滂聽說這件事后,說:“這一定是因?yàn)槲已?!”?dāng)即趕到縣獄。
34、縣令郭揖十分吃驚,走出官衙,丟下官印。
35、拉著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說:“天下那么大,你為什么要在這里等死呢?”范滂說:“我死了災(zāi)禍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yàn)槲业淖锩B累您,又讓我的老母親流離他鄉(xiāng)呢!”他的母親前來和他訣別。
36、范滂告訴母親說:“仲博孝敬,可以供養(yǎng)服侍您,我跟隨先父去黃泉,生存者赴死者各自得到相宜處所。
37、只是希望母親大人割舍這難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傷了。
38、”再三跪拜,告別離開。
39、路過的行人聽到后,沒有誰不感動流淚。
40、范滂離世時三十三歲。
41、原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42、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光祿四行。
43、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案察之。
44、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45、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fēng)解印綬去。
46、遷光祿勛主事。
47、時陳蕃為光祿勛,滂執(zhí)公儀詣蕃,蕃不止之,滂懷恨,投版棄官而去。
48、郭林宗聞而讓蕃曰:“若范孟博者,豈宜以公禮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無自取不優(yōu)之議也?”蕃乃謝焉。
49、復(fù)為太尉黃瓊所辟。
50、后詔三府掾?qū)倥e謠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權(quán)豪之黨二十余人。
51、太守宗資先聞其名,請署功曹,委任政事。
52、滂在職,嚴(yán)整疾惡。
53、其有行違孝悌,不軌仁義者,皆掃跡斥逐,不與共朝。
54、滂外甥西平李頌,公族子孫,而為鄉(xiāng)曲所棄,中常侍唐衡以頌請資,資用為吏。
55、滂以非其人,寢而不召。
56、資遷怒,捶書佐朱零。
57、零仰曰:“范滂清裁,猶以利刃齒腐朽。
58、今日寧受笞死,而滂不可違。
59、”資乃止。
60、后牢修誣言鉤黨,滂坐系黃門北寺獄。
61、滂后事釋,南歸,始發(fā)京師,汝南、南陽士大夫迎之者車數(shù)千輛。
62、同囚鄉(xiāng)人殷陶、黃穆亦免俱歸,并衛(wèi)侍于旁,應(yīng)對賓客。
63、滂顧謂陶等曰:“今子相隨,是重吾禍也。
64、”遂遁還鄉(xiāng)里。
65、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導(dǎo)至縣抱詔書閉傳舍伏床而泣。
66、滂聞之,曰:“必為我也。
67、”即自詣獄。
68、縣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為在此?”滂曰:“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其母就與之訣。
69、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yǎng),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
70、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71、”再拜而辭。
72、行路聞之,莫不流涕。
73、時年三十三。
74、出自:《后漢書 黨錮列傳》,《后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jì)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xué)家范曄編撰。
75、擴(kuò)展資料:賞析:范滂小時候就頗受州中民眾推崇,曾在冀州饑荒時以清詔使身份巡查,他到職竟讓當(dāng)?shù)靥丶翱h令聞風(fēng)而逃。
76、范滂(pāng)(137-169)東漢官員。
77、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qū))人。
78、少厲清節(jié),舉孝廉。
79、曾任清詔使、光祿勛主事。
80、江夏八俊之一。
81、按察郡縣不法官吏,舉劾權(quán)豪。
82、見時政腐敗,棄官而去。
83、后汝南太守宗資請署功曹,嚴(yán)整疾惡。
84、桓帝延熹九年,以黨事下獄,釋歸時士大夫往迎者車數(shù)千輛。
85、靈帝初再興黨錮之獄,詔捕滂,自投案,死獄中。
86、范滂進(jìn)監(jiān)獄:范母帶著孫兒隨著公差到監(jiān)獄來探望范滂。
87、范滂安慰她說:“我死了以后,還有弟弟會撫養(yǎng)您。
88、您不要過分傷心。
89、”范母說:“你能和李、杜(指李膺、杜密)兩位一樣留下好名聲,我已經(jīng)夠滿意了。
90、你也用不著難過。
91、”范滂跪著聽他母親說完,回過頭來對他的兒子說:“我要叫你做壞事吧,可是壞事畢竟是不該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沒有做壞事,卻落得這步田地。
92、”旁邊的人聽了,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93、像李膺、范滂這樣被殺的一共有一百多人;還有六七百個在全國有聲望的,或者跟宦官有一點(diǎn)怨仇的,都被宦官誣指為黨人。
94、遭到逮捕,不是被殺,就是充軍,至少也是禁錮終身。
95、只有那個宦官侯覽的對頭張儉,卻逃過了官府搜捕。
96、他到處躲藏,許多人情愿冒著生命危險收留他。
97、等到官府得到消息來抓他的時候,他又躲到別處去。
98、于是,凡是收留過他的人家都遭了禍,輕的下監(jiān)獄,重的被殺,甚至整個郡縣遭到災(zāi)殃。
99、經(jīng)過這兩次“黨錮之禍”,朝廷里的比較耿直的官員遭到沉重打擊,大小官職差不多都由宦官和他們的門徒包下了。
10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范滂絕命。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