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不辭長作嶺南人的不辭什么意思,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不辭長作嶺南人的不辭什么意思,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是: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愿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2、惠州一絕 / 食荔枝宋代:蘇軾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4、(不辭 一作:不妨)譯文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
5、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愿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6、擴展資料:賞析晚年的蘇東坡似乎很喜歡陶淵明,不厭其煩地和陶淵明的詩,并把和陶的詩專門編為一集。
7、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以居嶺南時為最多。
8、從紹圣二年正月在惠州貶所到元符三年八月遷舒州團練副使,徙永州安置,在短短的五年零八個月里,和陶詩凡四十四次一百余首。
9、東坡先生還自述其和陶用意:“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
10、” (見蘇轍《東坡先生和陶詩引》)這仿佛在告世人:蘇東坡從此絕意仕途,欲效陶淵明歸隱園田,長作嶺南人了。
11、有意思的是,東坡先生那位心跡相通的老弟卻對東坡自述的和陶詩用意提出了疑問,他在《東坡先生和陶詩引》一文中說:“嗟乎,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xiāng)里小兒。
12、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清人紀昀也以為蘇軾“斂才就陶,亦時時自露本色”。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