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漢格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詩經(jīng)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名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出自詩經(jīng)《詩經(jīng)。
3、衛(wèi)風(fēng)。
4、淇奧》,這句詩的意思是 君子的自我修養(yǎng)就像加工骨器,切了還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還得磨! 賞析: 《詩經(jīng)》中有許多人物的贊歌,稱贊的對象也很廣泛。
5、其中重要一類被稱頌的對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將。
6、先秦時代,正是中華民族不斷凝聚走向統(tǒng)一的時代,人們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
7、在那樣一個時代,人們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賢相、能臣良將身上。
8、贊美他們,實際上是表達(dá)一種生活的向往。
9、《淇奧》便是這樣一首詩。
10、據(jù)《毛詩序》說:“《淇奧》,美武公之德也。
11、有文章,又能聽其規(guī)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詩也。
12、”這個武公,是衛(wèi)國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經(jīng)擔(dān)任過周平王(前770-前720年)的卿士。
13、史傳記載,武和晚年九十多歲了,還是謹(jǐn)慎廉潔從政,寬容別人的批評,接受別人的勸諫,因此很受人們的尊敬,人們作了這首《淇奧)來贊美他。
14、 從詩本身而言,只是一曲形象的贊歌,時間、地點、人物的指涉性不強(qiáng),因此可以說,詩中形象并非實指,而是周王朝時代一個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蘊(yùn)。
15、全詩分三章,反覆吟詠。
16、但在內(nèi)容上,并不按詩章分派,而是融匯贊美內(nèi)容于三章之中。
17、這是因為詩歌本身比較短小,不能長篇鋪敘,無法按稱頌對象的各個方面一一分述,只能混涵概括,點到為止。
18、同時,三章內(nèi)容基本一致,就起了反覆歌頌的作用,使聽者印象更加深刻。
19、 那么,《淇奧》反覆吟頌的是士大夫的哪些方面的優(yōu)秀之處呢?首先是外貌。
20、這位官員相貌堂堂,儀表莊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齊華美。
21、“會弁如星”、“充耳琇瑩”,連冠服上的裝飾品也是精美的。
22、外貌的描寫,對于塑造一個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
23、這是給讀者的第一印象。
24、其次是才能。
2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學(xué)問很好。
26、實際上,這是贊美這位君子的行政處事的能力。
27、因為卿大夫從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內(nèi)容。
28、至于“猗重較兮”、“善戲謔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際能力。
29、春秋時諸侯國很多,能對應(yīng)諸侯,不失國體,對每個士大夫都是個考驗。
30、看來,詩歌從撰寫文章與交際談吐兩方面,表達(dá)了這君子處理內(nèi)政和處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
31、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頌了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
32、“如圭如璧,寬兮綽兮”,意志堅定,忠貞純厚,心胸寬廣,平易近人,的確是一位賢人。
33、正因為他是個賢人,從政就是個良臣,再加上外貌裝飾的莊重華貴,更加使人尊敬了。
34、所以,第一、第二兩章結(jié)束兩句,都是直接的歌頌:“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從內(nèi)心世界到外貌裝飾,從內(nèi)政公文到外事交涉,這位士大夫都是當(dāng)時典型的賢人良臣,獲得人們的稱頌,是必然的了。
35、此詩就是這樣從三個方面,從外到內(nèi),突出了君子的形象。
36、詩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成為日后人們稱許某種品德或性格的詞語,可見《淇奧》一詩影響之深遠(yuǎn)了。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