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蔡蔡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盜汗的飲食調(diào)理,盜汗的10個食療方法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自汗、盜汗的食療方法!自汗、盜汗是因陽虛、陰虛所致。
2、多見于小兒、肺結(jié)核病人、產(chǎn)后婦女、大病初愈體虛的成人等。
3、自汗是人在清醒的情況下,未受熱又未勞動、未運(yùn)動而汗出不止,出汗后怕冷、精神疲乏等癥狀。
4、是因陽虛衛(wèi)氣不固引起的。
5、盜汗是人在睡熟后不自覺的出汗,醒后即止,汗收后感覺煩熱的一種癥狀。
6、多因陰虛內(nèi)熱,迫汗外泄所致。
7、盜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泥鰍湯: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diào)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
8、連服3-5天。
9、有補(bǔ)氣益陰之效。
10、適用于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11、2、 豆豉酒: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飲用,每次2湯匙,每天2次。
12、有和血益氣,解煩熱等功效。
13、適用于盜汗者飲用。
14、3、 糯米煲豬肚:每次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nèi),用線結(jié)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diào)味后吃見風(fēng)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
15、有補(bǔ)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
16、適用治療盜汗、自汗。
17、4、 紅棗烏梅湯:取紅棗15枚、烏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
18、有益氣斂陰、止汗之效。
19、連服10天,對盜汗有療效。
20、5、 烏豆煲塘虱:每次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內(nèi)臟及鰓,加水適量煲之,豆熟時加鹽、油食用。
21、有養(yǎng)血益陰、滋腎調(diào)中等功效。
22、民間用于治療盜汗、自汗,病后體虛、血虛頭痛、耳鳴、疲倦乏辦等癥。
23、6、 韭菜炒鮮蝦:每次用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鹽調(diào)味食用,每天1次。
24、有補(bǔ)虛助陽,固泄等功效。
25、可適用于治療盜汗、陽萎、遺尿、遺精等疾患。
26、自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濃豆?jié){飲:每次用豆?jié){2碗,將其中1碗放入鍋內(nèi),煎成豆腐皮狀食;另1碗煮沸加少量白糖飲用,每天1次。
27、有補(bǔ)虛益氣之功效。
28、2、 枇杷葉糯米粽:每次用糯米250克,用水浸泡10小時,新鮮枇杷葉若干,洗凈去毛后包粽,蒸熟服食,每天1次,連服4-5天。
29、有補(bǔ)中益氣、暖脾和胃、止汗的功效。
30、適用于自汗、盜汗、產(chǎn)后多汗等出汗異常疾患者服食。
31、3、 黨芪五味燉豬心:每次用黨參12克、黃芪12克、五味子9克、豬心1個,水適量隔水燉1小時,吃肉飲湯,每1-2天食1次。
32、有補(bǔ)氣益血、固表止汗等功效。
33、4、 棗豆黃芪煎:每次用紅棗20枚、黑豆50克、黃芪30克,水煎分2次飲用,每天或隔天1次。
34、有益氣劍汗等功效。
35、用于自汗者服食。
36、5、 杞子燉乳鴿:每次用枸杞子20-30克、乳鴿1只(去毛及內(nèi)臟),加水適量,放燉盅內(nèi)。
37、隔水燉熟,調(diào)味吃肉喝湯。
38、有補(bǔ)氣益血之功效。
39、6、沙參合劑煲瘦肉:每次用沙參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淮山15克、豬瘦肉100克,水適量共煲1小時以上,調(diào)味吃肉喝湯,每天1次。
40、有養(yǎng)陰益氣之功效。
41、適用于氣陰兩虛所致的出汗、氣短乏力、口干思飲等癥。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