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羅寒蕾作品,羅寒蕾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南京有藝術團體把他們當做明星,會場周圍掛上畫家的大幅肖像。
2、跟奧運會的明星一樣,畫家被大群大群的粉絲圍著要簽名。
3、但是回到廣東,人們卻忽略了羅寒蕾。
4、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事情。
5、 像林永康、孫紅敏、李節(jié)平,還有最近開始冒尖的謝郴安,加上國畫方面的羅寒蕾和方瑞,他們都達到了全國水平。
6、但人們對他們的關注度卻不高。
7、 原因有很多。
8、我倒認為有兩個要說一下:一方面,媒體的宣傳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廣東美術界對新拔尖人才還不夠重視。
9、有一些畫家自顧自己不顧其他人,雖然他們之中很多人也是先在美展里出名的,但對于其他全國美展的尖子卻不以為然。
10、 作為美術大省,廣東目前不是沒有畫家,而是有很多畫家,而且都有一定的水平,但是我們的尖子并不突出,對冒尖人才缺乏宣傳和包裝。
11、這可能會是廣東美術界發(fā)展的一個隱患,因為“前浪”不突出,“后浪”也會乏力。
12、 媒體、畫院和美協(xié)應該加大力度宣傳這些新拔尖的人才。
13、通過對這樣的新拔尖的人才的宣傳,讓拔尖的人才和突出的人才受到社會的尊重。
14、當這批拔尖人才成為榜樣,后來者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15、年青一代會形成創(chuàng)新和敢于競爭的意識。
16、這樣,我們的人才就一波接著一波了。
17、基于這個考慮,社會和相關機構應該關心關懷那些剛冒尖的美術人才。
18、畫院、美協(xié)應該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發(fā)掘人才、培育人才。
19、不要等到人人都知道某人了,你才去找,那就沒有意思了。
20、冒尖的人才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21、 像廣州畫院發(fā)掘?qū)O紅敏可以當做一個例子。
22、孫紅敏畢業(yè)后當過很多年的“個體戶”,可以說是一路波折。
23、當時我和林永康在一個畫展看到了她的作品,我們商議之后覺得她是個苗子,于是就一步一步把她引入廣州畫院。
24、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的繁瑣手續(xù),讓我們的人事部門差不多跑斷了腿。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