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ㄩ_花落終有時,總賴東君主怎么理解,不是愛風(fēng)塵 似被前緣誤 花落花開自有時 總賴東君主 這句詩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卜算子·不是愛風(fēng)塵作者:嚴蕊原文:不是愛風(fēng)塵,似被前緣誤。
2、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3、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4、解釋:我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風(fēng)塵生活,之所以淪落風(fēng)塵,是為前生的因緣(即所謂宿命)所致花落花開自有一定的時候,可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東君來作主,比喻象自己這類歌妓,俯仰隨人,不能自主,命運總是操在有權(quán)者手中。
5、以色藝事人的生活終究不能長久,將來總有一天須離此而去,我若仍舊留下來作營妓簡直不能想象如何生活下去。
6、如果有朝一日,能夠?qū)⑸交ú鍧M頭鬢,過著一般婦女的生活,那就不必問我的歸宿了。
7、人物簡介 南宋淳熙九年(1182),臺州知府唐仲友為嚴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黃巖與母居住。
8、同年,浙東常平使朱熹巡行臺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學(xué)派反對朱熹的理學(xué),朱熹連上六疏彈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狀論及唐與嚴蕊風(fēng)化之罪,下令黃巖通判抓捕嚴蕊,關(guān)押在臺州和紹興,施以鞭笞,逼其招供,“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
9、”嚴蕊寧死不從,并道:“身為賤妓,縱合與太守有濫,料亦不至死;然是非真?zhèn)危M可妄言以污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
10、”此事朝野議論,震動孝宗,認為是“秀才爭閑氣”,將朱熹調(diào)任,轉(zhuǎn)由岳飛后人岳霖任提點刑獄,釋放嚴蕊,問其歸宿。
11、嚴蕊作《卜算子》:“不是愛風(fēng)塵,似被前緣誤。
12、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13、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14、”岳霖判令從良,后被趙宋宗室納為妾。
15、詞作多佚,僅存《如夢令》、《鵲橋仙》、《卜算子》3首。
16、據(jù)此改編的戲劇《莫問奴歸處》,久演不衰。
17、賞析:上闋抒寫自己淪落風(fēng)塵、俯仰隨人的無奈。
18、 “不是愛風(fēng)塵,似被前緣誤。
19、”首句開門見山,特意聲明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風(fēng)塵生活。
20、封建社會中,妓女被視為冶葉倡條,所謂“行云飛絮共輕狂”,就代表了一般人對她們的看法。
21、作者因事關(guān)風(fēng)化而入獄,自然更被視為生性淫蕩的風(fēng)塵女子了。
22、因此,這句詞中有自辯,有自傷,也有不平的怨憤。
23、次句卻出語和緩,用不定之詞,說自己之所以淪落風(fēng)塵,是為前生的因緣(即所謂宿命)所致。
24、作者既不認為自己貪戀風(fēng)塵,又不可能認識使自己沉淪的真正根源,無可奈何,之后只好歸之于冥冥不可知的前緣與命運。
25、“似”字似字乍看若不經(jīng)意若不經(jīng)意,實耐尋味。
26、它不自覺地反映出作者對“前緣”似信非信,既不得不承認,又有所懷疑的迷惘心理,既自怨自艾,又自傷自憐的復(fù)雜感情。
27、“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28、”兩句借自然現(xiàn)象喻自身命運,花落花開自有一定的時候,可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東君來作主,比喻象自己這類歌妓,俯仰隨人,不能自主,命運總是操在有權(quán)者手中。
29、這是妓女命運的真實寫照。
30、春中既有深沉的自傷,也隱含著對主管刑獄的長官岳霖的期望——希望他能成為護花的東君。
31、但話說得很委婉含蓄,祈求之意只于“賴”字中隱隱傳出。
32、“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下闋承上不能自主命運之意,轉(zhuǎn)寫自己在去住問題上的不得自由。
33、去,指由營妓隊伍中放出;住,指仍留樂營為妓。
34、離開風(fēng)塵苦海,自然是她所渴想的,但卻迂回其詞,用“終須去”這種委婉的語氣來表達。
35、意思是說,以色藝事人的生活終究不能長久,將來總有一天須離此而去。
36、言外之意是,既“終須去”,何不早日脫離苦海呢?以嚴蕊的色藝,解除監(jiān)禁之后,假如重新為妓,未始不能得到有權(quán)者的賞愛,但她實在不愿再過這種生活了,所以用“終須去”來曲折表達離此風(fēng)塵苦海的愿望。
37、下句“住也如何住”從反面補足此意,說仍舊留下來作營妓簡直不能想象如何生活下去。
38、兩句一去一住,一正一反,一曲一直,將自己不戀風(fēng)塵、愿離苦海的愿望表達得既婉轉(zhuǎn)又明確。
39、歇拍單承“去”字集中表了他渴望自由的心情:“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40、”山花插滿頭,是到山野農(nóng)村過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種借代性表述。
41、兩句是說,如果有朝一日,能夠?qū)⑸交ú鍧M頭鬢,過著一般婦女的生活,那就不必問她的歸宿了。
42、言外之意是:一般婦女的生活就是自己向往的目標,就是自己的歸宿,別的什么都不再考慮了。
43、兩句回應(yīng)篇首“不是愛風(fēng)塵”清楚地,表明了對儉樸而自由生活的向往,但仍可看出她出語留有余地。
44、“若得”云云,就是承上“總賴東君主”而以祈求口吻出之。
45、由于這是一首在長官面前陳述衷曲的詞,她在表明自己的意愿時,不能不考慮到特定的場合、對象,采取比較含蓄方式,以期引起對方的同情。
46、但她并沒有因此而低聲下氣,而是不卑不亢,婉轉(zhuǎn)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愿,這是一位身處卑賤但尊重自己人格的風(fēng)塵女子的一番婉而有骨的自白。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