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蔡蔡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故宮傳說故事50字,故宮傳說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北京故宮的傳說故事】 故宮的故事一:工匠馬德春與故宮九龍壁 這建九龍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講究多、難度大。
2、必須要找那些技藝高超的人才行。
3、工部大臣選來選去,最后選中了一個叫馬德春的工匠。
4、這馬德春燒制琉璃瓦十幾年了,技術(shù)高超。
5、他選幾十位工匠,第三天就開工了。
6、干活前,他向工匠們講了燒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7、他說:“那燒制彩色琉璃瓦對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講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燒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來件廢品作為代價。
8、大伙要多留心,千萬別出差錯。
9、”說完就帶著大伙兒干了起來。
10、他們費(fèi)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總算燒制成了。
11、 安裝這天,皇極殿門前人來人往,工匠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12、突然一聲清脆的響聲傳來,嚇了馬德春一跳。
13、他來到出事地點(diǎn)一看,一個小工匠呆呆地站在那兒,直勾勾地盯著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14、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湊在一起,仔細(xì)地看了看,低聲對周圍的工匠說:“這事兒對任何人都不能講,誰要是吐露一個字,可有殺身之禍啊!” 在回家的路上,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燒制那片琉璃瓦是來不及了,延誤工期的罪名擔(dān)當(dāng)不起,可是另打主意來補(bǔ)救又要冒著欺君之罪的大險呀!眼看沒幾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橫,等死不如闖一闖。
15、到家后,他茶不思飯不想,不管誰來也不見,一個人來到小倉房,把門窗擋嚴(yán),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16、 九龍壁完工的消息,及時上奏了皇帝。
17、第二天乾隆就帶著幾位大臣前往觀看,剛一進(jìn)錫慶門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輝煌的九龍壁。
18、走近再一細(xì)看,那九條龍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19、乾隆皇帝頓覺滿目生輝,不住贊嘆。
20、他走到壁前,仔細(xì)欣賞每一片琉璃瓦上的巨龍,從東到西,一條龍一條龍地觀看。
21、跟在人群后面的馬德春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頭上冒著汗,腿有些發(fā)軟。
22、那乾隆來回看了三遍,真是從心里喜歡,連連稱贊馬德春的手藝高超,并重賞了他五百兩銀子。
23、送走了乾隆皇上,馬德春那顆懸著的心才算落了下來。
24、要問馬德春為什么提著心呀,那是因為他移花接木巧補(bǔ)了九龍壁。
25、 原來為了補(bǔ)上小工匠摔碎的那片琉璃瓦,馬德春費(fèi)盡了心機(jī)。
26、他用了兩天兩夜的工夫,硬是用一塊上好的楠木雕成了一條龍,并在乾隆帶著王公大臣前往觀看的頭一天才匆匆忙忙地安裝上,這要是讓皇上知道了,就是欺君之罪呀! 而今你若有機(jī)會游覽,來到九龍壁前,從東邊數(shù)第三條白龍的身上有一塊琉璃瓦就是當(dāng)年馬德春用楠木雕成的,您不妨仔細(xì)地瞧一瞧。
27、------------------------------------------------------------------------------------------------ 故宮的故事二:城墻與故宮的故事 都城一定有兩樣?xùn)|西,城墻、皇宮。
28、北京能看到的最早的城墻是元朝的,離現(xiàn)在800多年。
29、在北三環(huán)外邊,挺長一截,可惜沒有元朝的時候那么高了,當(dāng)時有16米高,現(xiàn)在也就6米左右,因為元朝的城墻是土做的,時間一長,不成樣了。
30、當(dāng)時的城墻下邊有24米寬,上面有8米寬,能跑馬車的。
31、 時間長了,很多東西會變樣。
32、北京有個后海,是一個小湖,周圍是酒吧區(qū),很熱鬧。
33、跟后海連著還有一個特小的湖,太小,都快不能叫湖了,得叫池子。
34、 這個池子在元朝的時候是大運(yùn)河的最北頭,這池子里的水,一直向南通到杭州。
35、真要是哪條魚有勁兒的話,它能從杭州游到這個池子來。
36、 不管魚來不來,船是要來的,這個小池子,在元朝叫西海。
37、別看西?,F(xiàn)在小,當(dāng)年可不小,元朝的時候,是個大碼頭,往北京送糧食的船都停西海,都是大船,一艘一艘地排著,氣派著呢。
38、 后來有了汽車、火車,不用船運(yùn)糧食啦,西海沒什么用,氣派勁兒就過去了。
39、再后來修路蓋房子,慢慢就把西海擠成小湖了,可惜吧? 還有更可惜的呢。
40、西海北邊現(xiàn)在是北二環(huán),大寬馬路,以前可不是路,是城墻,北京的古城墻。
41、60年前,北京的一圈古城墻都還在呢,當(dāng)時蓋房子缺磚頭,就拆城墻取磚,再后來修路,覺得城墻礙事,全給拆了,可惜死了。
42、那可是重要文物,要是留著這一圈城墻,北京就更有古城味道了。
43、 也不是一圈城墻全沒了,有一小截留下來了。
44、當(dāng)時拆城墻的時候,拆到城墻的東南角,拆不下去了。
45、這一截城墻不光是城墻,還是很多人家房子的墻。
46、有些蓋不起房子的人,就在城墻邊,靠著城墻支棚子住著,拆城墻,就把人家住的棚子給拆了。
47、 這一片城墻底下住的人太多,所以這截城墻居然就沒拆。
48、其實(shí)這一截城墻在當(dāng)時不是最好的,要真想留一截,根本排不上它,還偏就是這一截,因為這個很奇怪的原因留下來了。
49、 現(xiàn)在這一截城墻可值錢了,北京專門建了個明城墻遺址公園保護(hù)它,去這個公園,就是去看這一截古城墻。
50、 這截城墻的邊上,有個城樓,北京話叫“城門樓子”。
51、當(dāng)時北京不是被一圈城墻圍著嘛,有城墻就得有門,一圈城墻開著好多門呢。
52、 北京現(xiàn)在很多地方還叫門,什么安定門、永定門、朝陽門,西直門。
53、這些門當(dāng)時真的是門,城墻的門,有門的地方就有城門樓子,造城門樓子是為打仗用的,這兒派兵守著,敵人一來,把門關(guān)上,從上邊放槍放箭,守住城門。
54、 這截明城墻的邊上,當(dāng)時也有個門,叫東便門,東便門的城門樓子,跟城墻一起被保存下來了。
55、不過不是整個的,是一部分,角樓,打仗時射箭用的,也叫箭樓。
56、雖然只是個角樓,你去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就這角樓,也好幾層呢,又高又威武。
57、 這個角樓,當(dāng)年八國聯(lián)軍攻過,角樓的墻上,還被八國聯(lián)軍士兵刻過字。
58、誰誰誰,1900年幾月幾日,到過這里,英文的。
59、這些字還在呢,玻璃封著,可以參觀。
60、 剛才說,都城必須有兩樣?xùn)|西,一個是城墻,還有一個是什么?對,皇宮。
61、講北京,不能不講故宮。
62、明朝清朝,住過好幾十個皇帝的故宮,紫禁城。
63、 故宮相當(dāng)大,以前、現(xiàn)在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64、有多大?900多個建筑。
65、這些建筑有多少個房間?以前傳言是9999間半,實(shí)際上后來專家去數(shù),是8700多間,沒找著那半間在哪。
66、就是這8700多間,如果某個皇帝生下來就每天住一間的話,要都住一遍也得住到24歲。
67、 故宮最有味道的地方,是它的中軸線。
68、故宮里邊有皇帝辦公用的三大殿,皇帝睡覺用的后三宮,還有皇帝玩兒的御花園,包括前后兩個大門,中央都在一條線上,直直的南北線,東西兩邊對稱展開。
69、有這么一條線,故宮就顯得大氣、嚴(yán)整。
70、 這條線不光在故宮里,還南北延長,成為整個北京市的中軸線,天安門廣場在這條線上,北邊的安定門和南邊的永定門也在這條線上。
71、鳥巢和水立方建在這條線的兩側(cè)。
72、北京城的大氣、雄偉,靠的就是這條線。
73、有《故宮故事集》可以看,應(yīng)有盡有。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