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小溪*(龍游有摘櫻桃的地方嗎)
浙江衢州,龍游。
龍游歷史悠久。谷米古國建于商周,秦時在谷米地設太姥郡,這是隴右建郡的開端。
明清時期,龍游商幫是中國十大商幫之一,活躍在當時的商界,從而為龍游留下了許多古老而美麗的繁榮痕跡。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龍游最美的六大古村落。你去過幾個?
1支塘沽村
位于龍游最北部的橫山鎮(zhèn),在龍游、蘭溪、建德三市交界處,北臨天池山,南臨大麥山,墨環(huán)溪穿西南而過。
這里群山環(huán)繞,林木蔥郁,氣勢恢宏的古建筑出現(xiàn)在山頂,青磚砌墻,黑瓦屋頂,頗有氣勢。
這個村子自古以來就有一種隱藏的美,地理位置對于躲避戰(zhàn)亂,保持和平寧靜的居民來說尤其優(yōu)越,所以至今還保留著獨特的古風韻味。
相傳最早南宋時岳飛駐扎在烏石寺,游牧民族來到唐智打探軍情。當時說獅子山香山晚上封閉,他們出不去。直到第二天兩座山分開,他們才出門。肖氏祖先看到了這個絕佳的地理位置,選擇了這個地方建村。
據說,唐智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戰(zhàn)爭中難得的“和平之地”,許多人在唐智定居發(fā)財。在明代,這里是眾所周知的繁華之地,人才濟濟,商業(yè)繁榮,成為當時重要的樞紐。
據《中華民國龍游縣志(族譜考)》記載,邵氏家族的祖先自元代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從壽昌遷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唐智原名“梓堂”。它被命名為“梓塘”,因為以前在村前的池塘旁邊有一棵梓樹,后來演變成了唐智。
時至今日,你仍能遇見許多明清時期的老建筑、古祠堂,伴隨著江南的煙雨,仿佛洗去了這里的百年歷史韻味。你經過的是一種古老的熏香煙霧。
與大多數居住在池塘周圍、呈十字形的古村落不同,唐智古村落呈叉形,以花臺腳下為中心樞紐,向三個方向擴展。整個村莊靜謐古樸,形似耕地的梨頭,被稱為“梨頭街”,在全國獨一無二。
2三門源村
隴西縣詩佛鄉(xiāng)北部一個古樸美麗的村莊,清溪穿村而過,古韻人家近水,時間在這里停滯了。
村旁的粉嶺山海拔660多米,山峰獨立,氣勢雄偉。古老的三門源村坐落在山峰腳下。村內進出有三道屏障,分別是香山獅子山、文昌閣寨門、青龍山、白虎山。此外,穿過村莊的碧溪河是塔什河的源頭,因此村莊的名字是三門源。
三門村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相傳翁家為躲避方臘之亂,遷居龍丘三門院,并將三門院定為最早聚居之地。至于葉氏的居住地,其祖先是始祖。如今村里的居民基本都是翁和葉。
三門山脈環(huán)抱,僅南面與金衢盆地相連,一條碧溪清流依山勢自北向南貫穿全村。碧溪河畔,老店老店安靜著村莊昔日的繁華痕跡。整個村莊的建筑布局與周圍的地形和溪流完美結合,景色特別宜人。
三門民居依山傍水而建,以明清民居為主,保留了徽派民居和江南民居的特點。村莊的建筑和房屋融為一體,錯落有致的馬頭墻,蜿蜒幽靜的鵝卵石小巷,獨特的粉色墻壁和瓷磚。
3小唐金村
位于羅的故鄉(xiāng)龍游縣城南約13公里處,是一個古樸而美麗的村莊,掩映在一片翠綠之中。
袋狀的地形,使在碧水、青山、青竹的映襯下的唐賢金村,多了幾分神秘和靜謐,這里是浙西的生態(tài)秘密,散落在這古民居中的炊煙裊裊,經歷了許多輪回。
據《龍游縣志》;金家是元末明初從蘭溪遷到桃園里的。根據唐賢金金家族的家譜,孝順的后代是好的。明朝鄭德年間(1505-1521),文子的十三個兒子都來自被稱為“桃源之地”的金華東府。看到它的山清水秀,田地污穢,居民稀少,可以創(chuàng)業(yè)成家,于是拋棄了舊宗族,以小家庭的方式種植。金氏始祖在溪邊造房,名桃園里溪灘金,后擴至山坳建金氏宗祠,名樹德堂。
歷經50年風風雨雨,錢塘金村從歷史的長河中走來。至今,村里仍保留著30多座明清古建筑。金氏宗祠的“樹德堂”位于村中心,建于明代,東西朝東,面積276平方米,三進三廳兩天井,地上50柱,開敞隆重,氣勢非凡。現(xiàn)為縣級文保單位。祠堂大門的門聯(lián)“艾蕪家遠,天下長在錢塘”,寓意錢塘金金家族歷史悠久。
錢塘金村自古崇尚讀書,重視教學,提倡文學,“讀書為先”,在村民心中生根發(fā)芽。這里流傳著一句老話,“空沒有隔夜菜,也有讀書人”。教育家長和孩子,“只有吃了苦,才能有人在?!?/p>
從村中心往北一里,鳳凰山腳下,恒源河邊,有個地方叫“曬樹崗”。曬樹崗是一個小高地,居高臨下,面無遮攔,四面采光,是村里日照時間最長的。
早年間,金氏宗親修讀傳家寶,敬書重讀,蔚然成風。江南山區(qū)多雨潮濕,圖書容易受潮霉變蟲蛀。所以在農歷六月初六,金家的讀書人會提著一箱箱的書走出家門曬太陽。如今,按照過去的傳統(tǒng),六月初六,當地人會把一箱箱的書從家門外的山上搬出來,變成太陽。曬書的地方叫“曬書”。
此外,唐賢金村有600年歷史的水錘是目前龍游縣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水錘。也是省內為數不多的還在碾米的古水錘,用它獨特的方式展示著這里的文化。
這座典雅古樸的唐賢黃金村,充滿書香的桃源度假勝地,充滿文化魅力。老房子,幽深的小巷,天井,石子路,雕花格子門,微斜的門道,還有很多到了現(xiàn)在年紀的長輩。走在村里,你可以感受到悠久的時間和悠久的文化。
4澤隨古村
位于龍游縣塔石鎮(zhèn),是一個美麗而古老的村莊。2012年5月被列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列為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澤村以極高的密度保存了明清古宅,古韻尤為清幽。進村就能看到八卦形的上下湖碧波蕩漾,紅燈籠高掛在古宅的馬頭墻下,光滑油滑的石板巷靜謐古樸。
谷穗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間,至今仍有明清民國建筑128處,包括祠堂、民居、店鋪、古井、池塘等。其中明代建筑28座。古建筑以珠穆朗瑪峰為中心,以祖先為縱,以祖先為橫,以上下湖為界。
這些古村落建筑鱗次櫛比,圍繞二口塘而建,形似八卦中的兩條陰陽魚。
村主姓徐,是后裔的聚居地。自元仁宗和英宗遷入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徐的祖先曾在村里建過總宗祠、徐氏宗祠和十三支宗祠。許氏宗祠改為大禮堂,十三家宗祠只有堂和龍穴堂兩個。另外兩個祠堂遺址仍然存在。
顧澤村的木雕很有趣。精美的木雕隨處可見,用彩畫和水墨畫裝飾,有的磚、木、石雕完整精美。有的木雕姿態(tài)各異,甚至高達五六級,立體感極強。雕塑包括人物、動物、花卉、亭臺樓閣和地方戲曲。磚雕和石雕也是澤穗古村能遇到的傳統(tǒng)裝飾。
古宅錯落有致地襯著黑色斑駁的瓦墻,穿梭在澤穗村的小巷里,讓人感覺寧靜而古樸。
不同高度、不同風格的建筑仿佛把人帶回了一百年前。歷史不僅在澤穗留下了古建筑,也用風沙磨礪了這些古建筑,留下了時間的痕跡。
5夏玲村
位于龍游縣溪口鎮(zhèn)龍里公路旁,距市區(qū)約30公里,是一個由千年河流滋養(yǎng)的古樸村落。
早在春秋時期,靈山就成為名鎮(zhèn),早于龍游的域名。所以有“靈山先來,后顧輕國”之說。相傳西周仁義王徐偃王戰(zhàn)敗后曾在此居住,境內至今仍有徐偃王廟(祠)。歷史賦予了靈山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現(xiàn)代文明的折射下熠熠生輝。20世紀80年代,靈山村和夏玲村被指定,夏玲村繼承了靈山的許多文化精髓。
千年古村夏玲村有80多棟明清古建筑,其中60多棟分布在靈山古街兩側。古老的店鋪、作坊、民居,具有典型的江南傳統(tǒng),既有徽派建筑的特點,又融入了當地的文化個性。
靈山古街是明末清初的繁華之地,因為當時的交通是水上交通,水上運輸的物資都是從水中來的。靈山是松陽和遂昌物資下來的必經之地,所以當時這里有一個大型碼頭,這條街就是物資集中的集散地。
過去,老街每年都有許多集會和廟會。那時候廟會成了靈山人的相親大會。每年六月和十月,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寺廟里有為期一周或十天的表演。年輕女孩打扮得很漂亮。年輕人或者老年人可以看看誰家的姑娘真漂亮。廟會結束后,會有更多的媒人來介紹。
該村由原夏玲村和原大安源村合并為新嶺下村。山、水、村、寨,皆名“靈山”?!办`山”一詞不僅僅是一個村莊、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名稱,更是千古流域的象征。當然,靈山及其周邊村落是其盆地的重點。
6大公村
大公村位于龍游縣社陽鄉(xiāng),龍游縣東南山區(qū)。大公溪穿村而過,農產品大多依山傍水。小溪西側以明清古建筑為主,溪水潺潺,樹木蔥郁,空空氣清新,動植物資源豐富。這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
明清古建筑較多、年代較久,建筑風格古樸、古色古香。最典型的是朱家亭,占地300多平方米,有180多年的歷史。經專家鑒定,為明代朱后裔所建。還有唯一一座紀念徐偃王的“大公堂”,這是一座建于明末的宗教場所,在中國仍然存在。它的建筑占地400多平方米。還有清代中期的古民居建筑,占地3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