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蔡蔡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蕭何月下追韓信郭麒麟,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文物價值編輯該文物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有著極為獨特的青花紋飾,體現(xiàn)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了極高的燒制水平。
2、梅瓶是明代高等級墓葬隨葬品,有鎮(zhèn)墓辟邪的作用。
3、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風(fēng)水上的考慮,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這種隨葬品。
4、這件瓷器于1959年出土于南京江寧縣觀音山明朝開國功臣沐英墓。
5、此梅瓶高44.1厘米,底部直徑為13厘米,而口徑僅為5.5厘米。
6、小口、豐肩、斜腹、斂脛、平底,造型優(yōu)美,線條圓潤、流暢,雍容華貴,給人以凝重的美感。
7、肩腹部刻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繪的青花紋飾層次多樣,非常之獨特。
8、元代“青花”存世稀少,國內(nèi)只有100余件,價值難以估量。
9、2005年,“鬼谷下山圖”瓷罐拍出了1568.8萬英鎊(大約相當(dāng)于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
10、而“蕭何月下追韓信”,瓷胎質(zhì)地、青花發(fā)色,都更勝一籌,且所繪人物情節(jié)逼真?zhèn)魃瘛?/p>
11、而且像這樣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另兩件已流傳到國外,而且尺寸比這件小,釉色、紋飾也不及這件精美。
12、文物來歷編輯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的經(jīng)歷非常復(fù)雜。
13、1950年,沐英墓被盜,這件青花梅瓶就是被盜文物之一,并很快被賣了。
14、據(jù)當(dāng)年資深文物專家王引先生介紹,當(dāng)時,有人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抱著個大瓷瓶子兜售。
15、剛巧,這一幕讓當(dāng)時開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后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看到了。
16、陳新民一見,便認(rèn)出這是一只梅瓶,知道這東西不簡單。
17、陳新民心中竊喜。
18、當(dāng)時,他就判斷這是元代的瓷器,便問那人從哪里得來的,要多少錢。
19、那人看到陳新民認(rèn)貨,便開始講價。
20、寶物求之不得,稍縱即逝。
21、陳新民最后花5根金條(一說10根金條)買了下來。
22、后經(jīng)文物專家鑒定,這只梅瓶是一級國寶,定名為“梅瓶”。
23、目前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館,系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中國瓷器三絕之一。
24、文物紋飾編輯此件梅瓶通體繪有各種青花紋飾,雖然紋飾層次多樣,但上下飾的西番蓮、雜寶、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都很好地為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主體紋飾服務(wù)了,從而使得整個器物渾然一體而主題鮮明突出。
25、這件瓷器的畫面被放在了梅瓶的腹部,占據(jù)著主要的位置。
26、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wěn)重,胎質(zhì)潔白致密,青花發(fā)色蒼翠濃艷,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漿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xiàn)的淋漓盡。
27、而空白處則襯以蒼松、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
28、梅瓶不僅紋飾宜人漂亮,而且白釉潔凈潤澤,青花用料濃淡相宜,發(fā)色明麗,富有層次感,加之遒勁的拓抹繪瓷筆法,使畫面有丹青之妙,周身散發(fā)著美器的光澤。
29、堪稱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絕品佳作。
30、文物故事編輯韓信是秦末名將,他先投奔項羽,但不受重用,轉(zhuǎn)而投奔劉邦,也只做了個管管糧食的小官。
31、后來丞相蕭何碰巧遇見了韓信,談話之間發(fā)現(xiàn)韓信有非常之才,于是便屢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均未被采納。
32、韓信看到劉邦也不肯重用他,于是決定離開。
33、得知韓信出走消息后,蕭何非常焦急,也顧不上向劉邦報告,便親自騎上馬連夜率人追趕韓信。
34、許多人以為蕭何想去投奔項羽,這使得劉邦也非常的生氣。
35、蕭何終于追上韓信,并把他勸了回來。
36、之后,蕭何正式向劉邦舉薦韓信,并說,如果想奪取天下,非得用韓信不可。
37、在蕭何的力諫和勸說之下,最后劉邦終于采納了蕭何的建議封韓信為大將。
38、韓信果然不負(fù)眾望,屢次替劉邦救險,后被封為淮陰侯。
39、詞條標(biāo)簽:文物考古 ,。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