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如何寫好字的結構,如何寫好字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如何寫好字 一、態(tài)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視寫字,認為字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要答案正確,考試就能得滿分,其實不然,把字寫好,終身受益。
2、 二、寫字的姿勢要端正,姿勢不正,寫出的字也不會端正;眼睛離作業(yè)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視眼;做作業(yè)時彎腰駝背,寫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3、 三、要勤練,只有通過勤奮的練習。
4、 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guī)律。
5、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后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
6、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zhí)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7、 ?。?)執(zhí)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
8、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
9、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10、 ?。?)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
11、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jié)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
12、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13、 ?。?)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
14、據(jù)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15、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zhí)筆上有絕對關系。
16、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
17、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18、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19、 一個字好比一臺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于進入“總裝”。
20、就是說,先學“分解”,后學“連貫”。
21、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22、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
23、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后后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24、 一般的規(guī)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25、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
26、什么樣的部位需要什么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
27、如“宀”上頭的點按鐘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28、 四、學字必先練楷書 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wěn)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來。
29、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
30、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
31、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32、 要想寫好每個字 :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
33、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34、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
35、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
36、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
37、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38、 五、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準,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39、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后,就有基礎功底了。
40、所說方法找準,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41、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
42、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43、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44、 弄清這六個區(qū)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guī)律去掌握。
45、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46、 例如:“好”“媽”屬于左右結構;“幸”“素”屬于上下結構;“?!薄罢啤睂儆谏现邢陆Y構;“匠”“醫(yī)”屬于半包結構;區(qū)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47、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48、 六、要想寫好鋼筆字,并需要必先練好毛筆字.:因為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49、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50、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
51、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
52、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
53、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54、 寫字講究呼應, 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
55、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xiàn)象。
56、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57、 七、橫豎有原則寫法, 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
58、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
59、不要低于5度。
60、不要高于7度。
61、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并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么,由于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62、 八、 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 ( 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寫“橫”要稍斜。
63、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撇”之發(fā)筆利,“捺”之發(fā)筆揚; (5)“折”的發(fā)筆緩,“鉤”之發(fā)筆沖。
64、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
65、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66、 學字得模仿古人的字體 這是一個繼承傳統(tǒng)的問題。
67、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fā)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chuàng)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68、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鐘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chuàng)一體”。
69、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70、”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后稱“書圣”;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圣”。
71、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fā)展。
72、脫其窠臼,創(chuàng)出新貌,沒有個性創(chuàng)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
73、這是兩種書法在發(fā)展上的必然趨勢。
74、 其實,練字應該從小開始練的,我雖然才上初二,但我確是班級里正楷字寫得最好的,我記得在我小學三年級時,我就開始每個寒暑假不停的描字帖,不光是上面那一層薄薄的紙描一邊,就連下面的印紙也描,我還在第二課堂參加的寫正楷字,另外,坐姿也很重要。
75、(說實在,沒必要練太好的字!字跡好了,別人找你辦的事情也多了。
76、就像我,每周的板報都需要我來辦,我雖然字寫得好看,但畫畫實在是不怎么樣。
77、再說,現(xiàn)在是21世紀,處處用的都是電腦,字嗎,看到過去就算了)。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