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蔡蔡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上將潘鳳還有誰,潘鳳為什么叫無雙上將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可以參考易中天[品三國]: 上一集我們說到,十八路諸侯聯(lián)合起兵討伐董卓,也就是關(guān)東聯(lián)軍。
2、包括大家熟悉的曹操,包括袁紹,包括袁術(shù),包括孫堅。
3、當(dāng)然還有劉備,這時候的劉備在公孫瓚的手下,只是一名小小的縣令,關(guān)羽張飛這時候都也還沒有成名。
4、 說起這關(guān)東聯(lián)軍十八路諸侯,大家能數(shù)出名字的大概也就這幾個,其他的那些大部分觀眾都可能不太熟悉,因為沒有名氣嘛,沒有戰(zhàn)功嘛,都是草包嘛!可是,也不見得全都是草包,例如我們今天要講到的——冀州牧韓馥。
5、 既然提到韓馥,那自然不能不提韓馥手下的大將潘鳳。
6、 潘鳳是韓馥麾下的頭號猛將,當(dāng)時有“關(guān)東潘鳳,關(guān)西呂布”的說法,與呂布齊名。
7、當(dāng)然你問潘鳳跟呂布誰強,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8、畢竟潘鳳英年早逝嘛,戰(zhàn)績沒有呂布那么彪炳,就像如果周瑜如果多活十幾年,說不定今天的評價就超過諸葛亮了。
9、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潘鳳的描寫只有寥寥幾句,甚至沒有幾句,甚至沒有正面的描寫。
10、我們來看看《三國演義》是怎么說的,“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11、’紹急令出戰(zhàn)。
12、潘鳳手提大斧上馬。
13、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14、’眾皆失色。
15、”就這么簡單幾句。
16、 那歷史上的潘鳳又是怎樣的呢?據(jù)《上將潘鳳傳》記載,潘鳳“高九尺,腰大十二圍,使一百八十斤開山大斧。
17、自幼熟讀詩書,暢曉兵法。
18、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
19、” 這“腰大十二圍,使一百八十斤開山大斧”,我認(rèn)為,是靠不住的。
20、因為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像曹操下江南,明明只有二十萬人馬,但他號稱八十萬,瞎扯。
21、但又說他“自幼熟讀詩書,暢曉兵法。
22、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
23、”,這恐怕是事實。
24、我估計啊,這潘鳳是很有儒將風(fēng)度的。
25、像周瑜陸遜那樣的,就叫儒將。
26、但同時潘鳳又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這又有點像趙云馬超他們了。
27、其實啊,潘鳳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物,在那個時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人物了,獨一無二的,潘無雙嘛,所以我們也不必說他像誰誰誰,潘鳳就是像潘鳳。
28、 那有人就要問了,潘鳳的“經(jīng)天緯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表現(xiàn)在哪里呢?他“萬夫不當(dāng)之勇”又體現(xiàn)在哪里呢? 他的志向和才干,體現(xiàn)在兩個事件。
29、 第一個事件。
30、大家都知道,潘鳳,字無雙嘛。
31、古人的“名”跟“字”是有聯(lián)系的,這“鳳”跟“無雙”有聯(lián)系么?有學(xué)者認(rèn)為,“鳳”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字“無雙”是沒什么問題的。
32、當(dāng)然這樣說也說得過去,但野史《關(guān)東盟軍敢死隊·潘鳳召喚》就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33、潘鳳原來的字并不是“無雙”,可能有其他的字,或者根本就沒有表字,也不奇怪,我們不知道。
34、當(dāng)時名流中有個人,叫方文山,善觀面相,有一天他跟朋友逛街的時候偶遇潘鳳,“文山大驚,曰:‘此人命格無雙,當(dāng)一統(tǒng)江山。
35、’”潘鳳聽了,“仰天大笑”。
36、以后人們就叫他潘無雙了。
37、大家注意,他聽了之后是“仰天大笑”,這說明了什么?許邵說曹操是治世能臣、亂世奸雄的時候,曹操聽了也是大笑。
38、可見潘鳳之志,絕不在曹操之下。
39、 第二個事件,就是袁紹和韓馥等人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的時候,潘鳳所持的態(tài)度。
40、據(jù)《上將潘鳳傳》的記載,當(dāng)時潘鳳只對韓馥說了兩句話。
41、哪兩句話?第一句是“廢帝非可行之事”。
42、廢帝是不可行的,為什么不可行了,這個問題我們以后的節(jié)目還要再說,暫且放下不提。
43、那潘鳳還有第二句話,他說“袁紹非共謀之人”,這正體現(xiàn)了潘鳳高瞻遠矚的政治眼光,因為我們都知道,韓馥的地盤最后就是被袁紹用計搶走的。
44、 好,現(xiàn)在我們又要先說說韓馥這個人了。
45、韓馥一直給人們的感覺就是一個草包,居然被袁紹這樣的人玩弄在股掌之間,最后連地盤都搞丟了,這還不是草包嗎? 你說,潘鳳是何等聰明的人物,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像潘鳳這樣的賢臣,難道會找一個草包當(dāng)自己的主公嗎? 前面說過,潘鳳是“命格無雙”,是要“一統(tǒng)江山”的。
46、那作為臣子,居人下位,要怎么一統(tǒng)江山呢?而且潘鳳知道自己“命格無雙、一統(tǒng)江山”之后,是仰天大笑,這說明,其實潘鳳,也是有野心的。
47、所以呢,我估計,他是打算找一個沒什么才能的人當(dāng)主公,然后自己呢,就以首席大臣的身份獨攬大權(quán),甚至取而代之。
48、 但是,潘鳳低估了韓馥,甚至到現(xiàn)在我們很多人都低估了韓馥。
49、 我問問大家,使潘鳳成名的是哪一場戰(zhàn)役?汜水關(guān)之戰(zhàn)。
50、 十八路諸侯圍攻汜水關(guān),鎮(zhèn)守這里的是董卓軍麾下的大將華雄。
51、華雄是誰殺的?《三國演義》說是關(guān)羽,《三國志》說是孫堅,我覺得都靠不住。
52、華雄是什么人?驍將也。
53、華雄外號“鎮(zhèn)關(guān)西”,是關(guān)西軍的主力戰(zhàn)將之一,在董卓軍中位居都督之職,職位比呂布還要高,呂布當(dāng)時是中郎將嘛。
54、我們可以想象,華雄之勇,絕不在呂布之下。
55、這樣一個人物,會打不過關(guān)羽孫堅?斬華雄的,是另有其人。
56、是誰呢?潘鳳。
57、 據(jù)野史《潘上將與華都督不能不說的故事》記載,當(dāng)時孫堅率軍與華雄交戰(zhàn),被華雄殺得大敗。
58、后來袁術(shù)手下猛將俞涉請戰(zhàn),這個俞涉與潘鳳是兄弟,就是就是就是這個以兄弟相稱的,也不是省油的燈,本來與華雄可以說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但當(dāng)時俞涉罹患眼疾,就是眼睛有點問題了,所以才“與華雄戰(zhàn)不三合,被斬于馬下”。
59、潘鳳見兄弟被殺,自然要去報仇,于是向韓馥請戰(zhàn),韓馥馬上就跟袁紹說了,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60、韓馥這話一出口,哎呀,可以說是全軍震驚啊,軍神出馬,自是不同凡響。
61、 之后的記述,史料上各有不同。
62、有說潘鳳斬了華雄的,也有說華雄殺了潘鳳的,莫衷一是。
63、我認(rèn)為,潘鳳斬了華雄,是事實。
64、因為后來董卓挾持天子,逃往長安。
65、如果他打贏了還用逃去長安?有人就要問了,這潘鳳不是在汜水關(guān)戰(zhàn)死嗎?如果他打贏了那他后來到哪去了? 逃了。
66、 臣子最怕的是什么?功高蓋主。
67、潘鳳在韓馥身邊立功無數(shù),韓馥早就對他心存顧忌。
68、韓馥明知華雄勇猛無匹,但當(dāng)潘鳳請戰(zhàn)時,韓馥毫不猶豫就讓潘鳳去了,為什么?想借華雄之手除掉潘鳳。
69、潘鳳恐怕也是有所察覺了,他心想這韓馥平時外表懦弱,貪生怕死,原來城府卻是如此之深,留在他身邊恐怕有天會遭他毒手,所以也就沒有回來了。
70、 那后來潘鳳到哪去了?史料沒有明說,但我們可以猜猜。
71、根據(jù)我的研究,他是隱居起來了。
72、但隱居也有幾種方式,所謂“小隱隱于林,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像潘鳳如此超凡的人,自然是隱于朝了。
73、當(dāng)然,他不能再用“潘鳳”這個名字了,他得換個名字。
74、 我們再想想,之前我說過,潘鳳年輕的時候偶遇方文山,方文山怎么說的?潘鳳“命格無雙,一統(tǒng)江山”。
75、那最后一統(tǒng)江山的是誰?司馬炎。
76、但又不對呀,年齡上相差也太遠了吧。
77、那他祖上呢?司馬懿。
78、推究起來,潘鳳和司馬懿的年紀(jì)估計是差不了多少。
79、而且他因為換了個身份,所以不能隨意地展露武藝,連智謀也必須有所收斂,有時還要假裝中計以掩人耳目。
80、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們所熟悉的司馬懿,其實就是潘鳳。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