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三十六計是哪三十六計的主要內(nèi)容,三十六計是哪三十六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36計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guān)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里藏刀、順手牽羊、調(diào)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
2、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尸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huán)計、假道伐虢。
3、金蟬脫殼(三十六計之一)含義:指蟬變?yōu)槌上x時要脫去幼早的殼。
4、比喻用計脫逃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覺。
5、鄧艾識破姜維計三國時,姜維帶兵攻打魏國。
6、魏國大將鄧艾奉命迎敵。
7、姜維看到魏軍安營扎寨,嚴陣以待,便對副將說:“魏軍既然早有準備,直攻不宜,偷襲可勝,我撥給你一路人馬,打著我的旗號,在谷口安下大寨,每天派100人放哨,每放哨一次,更換一回服裝和旗幟。
8、我暗中帶大軍偷襲南安。
9、”鄧艾不見蜀軍出戰(zhàn),便憑高遠望,入帳對陳泰說:“據(jù)我觀察,姜維不在此營中,一定是偷襲南安去了。
10、”陳泰問,“何以見得?”鄧艾說:“你看每天蜀營中的哨馬只是這幾匹,往來的哨探只是這幾人,只不過更換衣旗罷了。
11、你帶一隊人馬去攻蜀營,肯定會獲勝。
12、然后你再領(lǐng)兵去董亭,先切斷姜維的后路。
13、我?guī)Пゾ饶习?,直取武城山?/p>
14、我們先占了此山,姜維必然去取上邦。
15、上邦有一谷,叫段谷,地狹山隘,正好埋伏。
16、姜維來奪武城山,我軍先埋伏在段谷中,一定能破姜維。
17、”不說陳泰去攻蜀營,單提鄧艾帶兵急行軍趕到武城山,安營下寨,此時蜀軍還未到,鄧艾又命鄧忠領(lǐng)兵先去段谷埋伏。
18、隨后,魏軍偃旗息鼓,等待蜀軍。
19、姜維果然帶領(lǐng)蜀軍大隊人馬來到武城山,遭到鄧艾大軍的重創(chuàng),蜀軍死傷無數(shù)。
20、姜維下令收兵,轉(zhuǎn)取上邦。
21、姜維大軍途經(jīng)段谷時,正中鄧忠的埋伏。
22、前有鄧忠伏兵,后有鄧艾追兵,姜維處于絕境。
23、在此危急關(guān)頭,蕩寇將軍張嶷估計姜維受困,率兵殺入重圍,救了姜維。
24、姜維的金蟬脫殼之計本來是很好的,但不想被鄧艾識破,險些丟了性命。
25、2、借刀殺人(三十六計第三計)含義:計謀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26、為了保護自己的實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謀略。
27、一紙救江東這個智謀故事見于《三國志演義》第五十八回“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28、當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準備再次興兵進犯江東。
29、但是,他又擔心西涼州的鎮(zhèn)東將軍馬騰,會乘機襲取空虛的許都。
30、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涼州,以朝廷的名義給馬騰加以征南將軍的頭銜,命令他隨軍討伐孫權(quán)。
31、于是,馬騰帶領(lǐng)次子馬休、馬鐵及5000西涼兵卒應(yīng)召來到許昌城下。
32、不久,西涼兵被曹操消滅,馬騰父子三人也慘遭殺害。
33、此后,曹操自認為解除了后顧之憂,即時起兵30萬,直撲江東。
34、江東聞報之后,立即讓魯肅派使者西上荊州,向劉備求援。
35、諸葛亮看罷江東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對劉備說:“既不用動江南之兵,也不用動荊州之兵,我自有妙計使曹操不敢進兵東南。
36、”他讓使者帶回江東的信中說:“如果曹軍南犯,劉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37、”諸葛亮告訴劉備說:“曹操平生最擔心的就是西涼之兵。
38、現(xiàn)在曹操殺了馬騰,馬騰長子馬超仍然統(tǒng)領(lǐng)著西涼之眾,曹操的殺父之仇定使馬超刻骨切齒。
39、主公只要修書一封,派人結(jié)援馬超,讓馬超興兵入關(guān)。
40、這樣一來,曹操豈能兵犯江東?”劉備聞言大喜,立即修書,派使者投送西涼的馬超。
41、馬超聽說父親和兩個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聲大哭,悲倫倒地。
42、他咬牙切齒,痛罵曹賊。
43、正在此時,劉備的使者持書趕到。
44、馬超拆書一看:劉備在信中除了大罵曹操之外,還回憶了昔日與馬騰同受漢帝密詔、誓誅曹賊的往事和舊情。
45、指出,曹之,他統(tǒng)荊、襄之眾以遏曹之前。
46、認為此舉不但曹操可擒、奸黨可滅、大仇可報,而且漢室可以復興。
47、馬超看罷,立即揮淚復信,打發(fā)使者先回,隨后便點起西涼兵馬。
48、正準備進發(fā)時,西涼太守韓遂使人請馬超相見。
49、原來韓遂與馬騰是結(jié)義兄弟,韓遂與馬超以叔侄相稱。
50、韓遂告訴馬超:曹操派人送來書信,以封西涼侯為誘餌,讓韓遂擒拿馬超。
51、韓遂還向馬超表示:既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與馬超一起聯(lián)軍進擊曹操,以報仇雪恨。
52、韓遂殺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調(diào)手下8部兵馬,合自己與馬超共計10部,20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長安。
53、曹操得到關(guān)中警報以后,遂放棄南下攻擊孫權(quán)的計劃,專力對付關(guān)中的馬超、韓遂之軍。
54、諸葛亮一封書信就輕而易舉地制止了曹軍的南下,救了孫權(quán)的大駕。
55、諸葛亮借馬超西涼兵馬(借刀殺人),來阻止曹操南下(圍魏救趙),兩計。
56、3、關(guān)門捉賊含義:關(guān)門捉賊,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看出,是一種圍困并殲滅敵人、特別是小股敵人的計謀。
57、該計一般都還配合著其他計謀的使用,中國軍事家中,有相當多的人成功地運用過關(guān)門捉賊計,而且開、關(guān)都非常適時,非常的自如。
58、袁紹圍攻公孫瓚公元199年,冀州袁紹包圍了幽州的公孫瓚,公孫瓚數(shù)次突圍,都被敗下陣來,只得退回城里,為了有效抵御袁紹的進攻,公孫瓚下令加固工事,在城墻周圍挖了10條壕塹,在壕堅上又筑起10丈高的城墻。
59、同時,他還囤積了300萬斛(音:狐,一斛約為5斗)糧食。
60、果然,袁紹連續(xù)幾年攻城,都無功而返。
61、袁紹一怒之下,動用全部兵力加緊圍攻。
62、公孫瓚見情況不妙,急忙派兒子殺出重圍,去搬求救兵去了。
63、后來,公孫瓚的救兵來到,他派人送信約定:以舉火為號,然后內(nèi)外夾擊袁紹。
64、誰知,送信的人一出城就被袁紹的部下抓獲,得知公孫瓚的計謀。
65、袁紹便將計就計:按其約定時間舉火,公孫瓚果然中計,領(lǐng)兵出城接應(yīng)救兵,卻遭到袁紹布下的軍士伏擊,大敗而逃回城里。
66、袁紹乘勝在城墻外挖地道,直達守城的中央。
67、等一切準備充分,袁紹一聲令下,大批袁軍仿佛從天而降,對公孫瓚的軍隊發(fā)起猛烈的攻擊,公孫瓚精心設(shè)計的防備傾刻瓦解。
68、公孫瓚見敗局已定,殺死自己的家眷后,自盡而亡。
69、4、欲擒故縱(三十六計第十六計)欲擒故縱:擒:捉;縱:放。
70、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71、石勒欲擒故縱除王浚兩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
72、晉朝名將石勒聞訊后,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
73、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一時難以取勝。
74、他決定采用“欲擒故縱”之計,麻痹王浚,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珍珠寶物,敬獻王浚。
75、并寫信向王浚表示擁戴他為天子。
76、信中說,現(xiàn)在社稷衰敗,中原無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資格稱帝。
77、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說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為真。
78、正在這時,王浚有個部下名叫游統(tǒng)的,伺機謀叛王浚。
79、游統(tǒng)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卻殺了游統(tǒng),將游統(tǒng)首級送給王浚。
80、這一著,使王浚對石勒絕對放心了。
81、公元314年,石勒探聽到幽州遭受水災,老百姓沒有糧食,王浚不顧百姓生死,苛捐雜稅,有增無減,民怨沸騰,軍心浮動。
82、石勒親自率領(lǐng)部隊攻打幽州。
83、這年4月,石勒的部隊到了幽州城,王浚還蒙在鼓里,以為石勒來擁戴他稱帝,根本沒有準備應(yīng)戰(zhàn)。
84、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
85、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縱”之計,身首異處,美夢成了泡影。
86、5、聲東擊西含義:以假動作欺敵,掩護主力在第一時間擊其要害。
87、聲東擊西破命案北魏時,有兩個充軍到楊州的逃犯,一個叫解慶賓,一個叫解慶安,他們是親兄弟。
88、解慶安逃脫在外,為了掩人耳目,解慶賓誣告是曾與他們結(jié)仇的當?shù)厝死钌w、蘇顯甫二人殺了解慶安。
89、李蓋、蘇顯甫大呼冤屈,連忙辯解道:早晨二人才看到解慶安匆匆往城外出走,怎么轉(zhuǎn)眼間解慶賓就把血肉模糊的解慶安尸體搬回了家?而證人是一位巫婆,她是根據(jù)算卦推算出來的。
90、楊州府又經(jīng)嚴刑逼供,李、蘇二人屈打成招,此命案被草率地結(jié)案,上報到河東太守李崇處。
91、李崇仔細查閱案情,認為該案疑點重重,他又是個不信鬼神的清官,為了查明真象,他使出一計:不久,楊州傳出上面的消息,說李、蘇二人被判死罪,待秋后問斬。
92、一天,從州郡下來二位公差,直接找到解慶賓說:“你是不是有個兄弟叫解慶安,他在外地殺了人。
93、”,解慶賓忙說:“我兄弟被人打死了,現(xiàn)在已結(jié)案了,你們一定搞錯了。
94、”;公差說:“解慶安曾告訴我們,他有個兄弟在楊州,很有錢。
95、他苦苦向我們求情:讓他兄弟出筆錢,來救他的性命。
96、今天既然認錯了,那就算了。
97、”。
98、二位公差欲走。
99、解慶賓急忙把他們拉住說:“那真是我兄弟,他其實沒死,是逃遁在外,為了不讓別人懷疑,我找了個替死鬼,不巧又被李蓋、蘇顯甫發(fā)覺,他們與我有仇,就干脆說是他們殺了我兄弟的。
100、”。
101、二位公差以“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為由,把解慶賓叫進當?shù)氐囊粋€茶館,李崇與楊州府衙等正等在那。
102、原來,判李、蘇死罪,二位公差說情等事端都是李崇聲東擊西的計謀。
103、解慶賓見事情敗露,只得俯首認罪。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