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會越來越像。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說法,但其實并不合理。無論從心理學還是愛情的角度,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相似的地方會越來越多。
因為相似性的存在,隨著感情的加深,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越長,通過外表就能看出相似性。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夫妻”。
夫妻主要包括:外貌,氣質,行為等等。
在《性格與個體差異》中,心理學家做了相應的調查研究,發(fā)現所有的情侶和相愛很久的情侶都有很強的相似性。
-01
什么是夫妻?
百科對“夫妻”一詞的解釋是:“夫妻有相似的面相,相似的習慣,精神傾向,相互影響?!?/p>
通過這樣的解釋,我們不難理解,夫妻不僅包括外貌,還包括內在的氣質和生活中的行為習慣。
外部圖像:
或者情侶,同居時間越長,長相相似度越高。
從穿著習慣來說,兩個人會有相似之處,穿同顏色同類型的衣服。
從表情上,甚至外貌上,在一起的時間越長,我們會越相似,因為情緒的相互影響。
況且在氣質上,兩個人會變得很像。
例如:
你心情很好。當你笑的時候,你的愛人會被你的情緒影響,他也會笑。當你悲傷、難過或者生氣的時候,你的愛人也會受到你情緒波動的影響。
經過這種日復一日的影響,你們之間會產生很多心靈感應,也可以稱之為默契。
在這樣的默契下,你們的氣質會越來越相似。
行為習慣上也有相似之處。
你的生活習慣,作息規(guī)律,飲食習慣,說話的方式,做事的方式等等。,都會隨著你的一生而改變。
就像對方不經意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明白對方的心思。
能產生效果的是十年的陪伴,也是愛情“物化”的表現。
-02
“夫妻”是怎么產生的?
第一:相似的吸引力。
首先要從兩個人的愛情分析開始。
心理上,我們會對和我們更相似的人產生好感。
在生活中,在你的社會觀中,和你有共同興趣和話題的人是不是更容易和你成為朋友?
對于戀人來說,也是如此。
在他們成為戀人之前,一定是因為對方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產生了好感,最終變成了愛情。
這是夫妻一代的第一步。相似的地方越多,兩個人就越相似。
第二:合伙人之間的“相互模仿”
毫無疑問,人類是模仿能力最高的生物,這是家里的貓狗所不具備的能力。
人不僅可以模仿別人的聲音、動作、衣服,還可以通過時間的積累來模仿自己的氣質。
情侶和情侶之間的相互模仿有一個獨特的條件,那就是“足夠的時間”。
想想吧。兩個人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怎么可能沒有足夠的相似之處?
你會下意識的模仿對方的優(yōu)點,甚至對方的缺點也會不自覺的影響到你。
對方緊張的時候會摸鼻子,生氣的時候會雙手叉腰。你會潛移默化地學習和模仿這些習慣。
當你笑的時候,你的面部肌肉是活躍的,你的任何情緒都是相似的。情緒控制著你的面部肌肉,并以類似的方式變化。
久而久之,兩個人的臉當然會更像。
第三:接吻和情感互動
還有一種更專業(yè)的說法:兩個人接吻的次數越多,就越會交換對方體內的菌群。
之前看過一篇科普文章,里面提到了一個觀點:“當我們接吻10秒鐘的時候,我們會互相交換8000萬個菌群,隨著時間的推移,菌群會趨于一致?!?/p>
所以夫妻的產生和接吻有著密切的關系。
除了這些,還有情緒感染。
當你的愛人難過的時候,你會不自覺的和他一起難過;當你的愛人生氣和你吵架的時候,你的火氣也上升,脾氣變得暴躁。
各種情緒影響會讓兩個人的情緒波動聯(lián)系的更加緊密。
當然,心理學上存在“變色龍效應”。
意思是:我們越接近,就越容易模仿;孩子模仿父母,戀人互相模仿,朋友互相影響等等。
今天的話題:
你和愛人之間存在“夫妻關系”嗎?
(文章配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