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出自于哪里,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譯文: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2、出自戰(zhàn)國時(shí)期孟子的《梁惠王下》。
3、原文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
4、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
5、人不得,則非其上矣。
6、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8、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譯文齊宣王在雪宮召見孟子。
10、齊宣王就問:“賢者有我這樣的快樂嗎?”孟子就說:“有啊,人們得不到這樣的快樂,就會抱怨他們的國君。
11、得不到快樂就抱怨國君,這是不對的。
12、作為國君不能夠與老百姓一起快樂,這也是不對的。
13、國君以老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老百姓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國君以老百姓的憂慮為自己的憂慮,老百姓以國君的憂慮為自己的憂慮。
14、以天下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慮為自己的憂慮,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diǎn)還不能夠稱王天下,還從未有過。
15、擴(kuò)展資料: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
16、《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diǎn)(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
17、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lǐng)門徒周游各國。
18、但不被當(dāng)時(shí)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19、《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20、其學(xué)說出發(fā)點(diǎn)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21、 南宋時(shí)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xué)》《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
22、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
23、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梁惠王下。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