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冰冰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代悲白頭翁,代悲白頭翁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全文: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2、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3、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
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5、寄言全盛紅顏子,應(yīng)憐半死白頭翁。
6、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7、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8、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9、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
10、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11、作者簡介劉希夷:唐代詩人。
12、一名庭芝,字延之,汝州人。
13、上元(674-676)進士,善彈琵琶。
14、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diào)。
15、翻譯: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隨風(fēng)飄轉(zhuǎn),飛來飛去,不知落入了誰家?洛陽女子有著嬌艷的容顏,獨坐院中,看著零落的桃李花而長聲嘆息。
16、今年我在這里看著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顏色衰減,明年花開時節(jié)不知又有誰還能看見那繁花似錦的勝況?已經(jīng)看見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殘砍伐作為柴薪,又聽說那桑田變成了汪洋大海。
17、故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悲嘆洛陽城東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卻依舊對著隨風(fēng)飄零的落花而傷懷。
18、年年歲歲繁花依舊,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不相同。
19、轉(zhuǎn)告那些正值青春年華的紅顏少年,應(yīng)該憐憫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頭老翁。
20、如今他白發(fā)蒼蒼,真是可憐,然而他從前亦是一位風(fēng)流倜儻的紅顏美少年。
21、這白頭老翁當(dāng)年曾與公子王孫尋歡作樂于芳樹之下,吟賞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22、亦曾像東漢光祿勛馬防那樣以錦繡裝飾池臺,又如貴戚梁冀在府第樓閣中到處涂畫云氣神仙。
23、白頭老翁如今一朝臥病在床,便無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樂、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嬌顏同樣又能保持幾時?須臾之間,已是鶴發(fā)蓬亂,雪白如絲了。
24、只見那古往今來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黃昏的鳥雀在空自悲啼。
25、整體賞析:這是一首擬古樂府詩。
26、《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diào)曲舊題,古辭寫一個女子向遺棄她的情人表示決絕。
27、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
28、構(gòu)思獨創(chuàng),抒情宛轉(zhuǎn),語言優(yōu)美,音韻和諧,藝術(shù)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
29、擴展資料:詩句賞析“寄言全盛紅顏子,應(yīng)憐半死白頭翁”二句,點出紅顏女子的未來不免是白頭老翁的今日,白頭老翁的往昔實即是紅顏女子的今日。
30、詩人把紅顏女子和白頭老翁的具體命運加以典型化,表現(xiàn)出這是一大群處于封建社會下層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運,因而提出應(yīng)該同病相憐,具有“醒世”的作用。
31、“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詩的開頭兩句,描繪洛陽城東暮春景色。
32、表達(dá)了對大好春光、妙齡紅顏的憧憬和留戀,對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傷和惋惜,都是由此生發(fā)開來的。
33、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代悲白頭翁》。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