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紅景天(大花紅景天的根和花可用于清熱退燒)
四裂紅景天
四裂紅景天(學名:紅景天)是景天科紅景天屬植物。
它分布在俄國、印度、尼泊爾、錫金、巴基斯坦、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四川和中國大陸等地。生長在海拔2900米至5100米之間,多生長在山坡的溝渠或縫隙中。目前尚未人工引種栽培。
大花紅景天的根和花可以清熱、退燒、益肺。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直根長達18厘米。
頸直徑1-3厘米,分枝,暗褐色,先端具鱗片;
老枝和老莖是持久的,常常超過100根。
花細,直徑0.5-1毫米,高4-10(-15)厘米,稻草色,直立,葉密。
葉互生,無柄,線形,長4-8(-12)毫米,寬1毫米,少數(shù)花序,寬1.2-1.5厘米,花梗等長或短于花;
萼片4,線狀披針形,長3毫米,寬0.7毫米,鈍圓;
花瓣4片,紫紅色,長圓形,倒卵形,長4毫米,寬1毫米,鈍;
雄蕊8,與花瓣等長或者稍長,花絲和花藥黃;
4、近長方形,長1.5-1.8mm,寬0.7mm。
卵泡4,披針形,長3-5毫米,直立,具短喙,頂端折疊,成熟時暗紅色;
種子呈長方形,棕色,有翅。5-6月開花,7-8月結(jié)果。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海拔2900-5100米的溝渠和山坡的縫隙中。
模式標本采集自蘇聯(lián)西伯利亞。
分布范圍
產(chǎn)于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蘇聯(lián)、蒙古也有。
栽培技術(shù)
扦插繁殖為了擴大繁殖系數(shù),增加雌株數(shù),除了分根繁殖外,還可以在地面上扦插花和莖進行繁殖。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具體的條件和方法。
(l)插床:剪去少量扦插時生長旺盛的無芽花莖,用鋒利的刀片將花莖基部切成45片。
斜面,插條長5-7厘米。為促進插條生根,在插條前,將插條浸泡在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20) x 10-6的萘乙酸或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X 10-6的吲哚丁酸中5-8分鐘,取出后晾干表面水分。
(3)扦插與管理:扦插時間多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扦插前要將床面整平,用直徑比插條略粗的小木棍或樹枝3cm。然后將處理過的插條放入孔中,再用細孔噴壺澆水,使插條與基質(zhì)緊密接觸。然后在拱形棚頂鋪塑料布,塑料布與床面接觸部分要壓實,以利于棚內(nèi)保溫保濕。
扦插后,苗床溫度應保持在17 ~ 20℃,濕度在85%以上。中午陽光太強時,塑料布上適當蓋草遮陰,床面每天澆水2-3次,保持床土濕潤。
扦插20-30天后,根會生長。當新根長到3-4cm時,輕輕挖出插條,先移入花壇或栽培床,待根系完全形成后,再移栽到田間。
這種方法不適合大規(guī)模培養(yǎng)。插條生根慢,移栽后地上部分生長不快。根系較小,一些植物受到新根形成不完全的影響。
主要價值
根與花:澀寒。清熱退燒,益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