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人性最大的弱點)
莎士比亞說,“一個人寧愿聽一百個美麗的謊言,也不愿聽一個直截了當(dāng)?shù)恼胬??!?/p>
在生活中,當(dāng)我們與他人交往時,即使知道有些話是虛假的奉承,我們?nèi)匀辉敢饨邮堋?/p>
但是對于那些客觀事實,我們是很矛盾的。
眾所周知,長此以往,我們的生活會因為聽不到真相而越來越糟糕。
不聽真話,就不敢直視自己的缺點。
著名編劇李碧華說過,“真相是最壞的,真實是最壞的。”
要知道,謊言雖然好聽,但未必真的對我們有用;雖然實話不中聽,但能讓我們正視自己的不足。
換句話說,一味地拒絕真相,其實是在刻意回避自己的缺點。
看過一個網(wǎng)友分享的親身經(jīng)歷。
她說因為一句話,她和她最好的朋友臉都紅了。
事情要從她的善意建議說起。
她的朋友經(jīng)營一家餐廳,專門做香腸,味道鮮美,被網(wǎng)友稱為“網(wǎng)絡(luò)名人香腸”。
經(jīng)過半年的經(jīng)營,餐館的生意蒸蒸日上。為了利潤最大化,她的朋友偷偷把本該用來做香腸的五花肉換成了價格略低的其他肉類。
有一次,她帶了幾個同事過來品嘗,他們邊吃邊說:
“‘網(wǎng)絡(luò)名人’就是這樣。味道確實不錯,但是肉挺柴的。”
她嘗了之后,發(fā)現(xiàn)味道和之前吃過的略有不同。
雖然沒有太大影響,但她還是擔(dān)心朋友會因為這個毀了她半年來辛辛苦苦得來的名聲。
于是,到了晚上,她打電話給一個朋友,問:“怎么感覺最近店里的香腸味道有點變了?”
朋友聽后說:“哦,沒事。別看我賺錢。我不舒服。我現(xiàn)在很忙。我們改天見面再談吧?!?/p>
她還沒回答,電話就掛了。
第二天,兩人相約吃飯。
她善意地向朋友提及香腸的問題,說:
“現(xiàn)在的香腸比前段時間更難吃了。你沒換什么材料吧?不要因為這個砸招牌?!?/p>
朋友聽了這話,臉立刻一沉,皺著眉頭反駁道:“你胡說什么呢?不好吃怎么會有那么多人買?我用你來教我怎么做生意嗎?”
從那以后,因為她的一句善意提醒,兩個人的關(guān)系淡了很多。
北宋大理學(xué)者周敦頤曾感慨:
“今天,人們已經(jīng)有了它,這并不令人滿意。比如他們害怕疾病,逃避醫(yī)療,寧愿毀掉自己的身體而不自知。”
其實很多人并不是真的厭惡真相,而是不敢直視自己的缺點,所以刻意回避。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但只有真相才能告訴我們哪些不足需要改正。
不聽真話,就會被小人包圍。
演員貝蒂曾說過:“當(dāng)人們不聽謊言時,說謊者就會消失?!?/p>
就像如果我們不聽真話,那些敢說真話的朋友也會漸漸離我們而去。
反而是一群愛說假話的人圍著我們。
他們沒有立場,不管大事,嘴巴總是像蜜糖一樣,故意說我們愛聽的話。
謊言聽多了,真相必然少。
我的表妹王蕓曾經(jīng)告訴我,她的父親被一群阿諛奉承的朋友包圍著。
她的父親是醫(yī)療器械的銷售人員,肯吃苦,會辦事,為公司簽了很多大客戶。
因為業(yè)績突出,他從一個底層員工升到了公司副總裁。
站在公司員工的天花板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待遇讓他忘乎所以。
在和下屬開會的時候,凡是和他意見不一致或者提出修改建議的,都會被他罵一頓。
甚至,因為一些員工指出了他方案的缺點,他就降職了其他人。
有一次,他請了兩個跟他一起來的老員工吃飯。兩人為了他的前途,把他“只拍小人馬屁”的管理問題告訴了他。
沒想到他當(dāng)時就臉紅了,拒絕了人家的胡說八道,飯局以淚洗面告終。
從那以后,越來越少的人敢對他說實話。沉寂過后,公司留下了一堆能言善道,嘴甜的員工:
“王先生,不出所料!”
“為什么我想不出這么棒的主意!”
"和你這樣的領(lǐng)導(dǎo)一起工作,我總是充滿信心。"
不久之后,他身邊就沒有人敢指出他的缺點了。他們都是阿諛奉承的聲音。
弟子規(guī)矩說:
“我聽到了憤怒,我聽到了名聲,我傷害了我的朋友,但我讓我的朋友受益?!?/p>
意思是說,如果你聽到別人說你的缺點時不開心,聽到別人夸你時就會異常開心。很快,那些說好聽話,掩飾你缺點的朋友就會靠近你,而真正的好朋友會遠(yuǎn)離你。
加入支持的不真誠永遠(yuǎn)也不會等同于大聲疾呼者的真誠。
如果人們一直聽不到真話,那些對你說真話的人必然會逐漸離開,留下的都是愛說假話的人。
敢說真話的人最受珍惜。
記得哲學(xué)家培根說過:
“能聽到別人跟你說實話,讓你少走或不走彎路,少犯或不犯大錯誤,真的是一種福氣,一種福氣。”
注意誠實可以拯救生命。
敢于坦誠說出自己缺點的人,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庚戌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雖然是弟子,但總是被墨子罵。
有一次,墨子又當(dāng)眾罵他自滿。
他不滿地問,“難道我就沒有比別人強(qiáng)的地方嗎?為什么總是罵我?”
墨子聽后,沒有當(dāng)面回答,問他:
“如果我要去太行山,用好馬或好牛趕車,你是要鞭策馬還是要鞭策牛?”
“我當(dāng)然會鞭策一匹好馬。”他回答。
墨子又問:“為什么不鞭策牛而鞭策良馬?”
庚戌接著回答說:“好馬值得催?!?/p>
墨子笑了笑,說道:
“我也認(rèn)為你應(yīng)該受到鞭策,所以我對你更嚴(yán)厲,并指出你的缺點?!?/p>
庚戌聽了之后,心里豁然開朗,再也沒有拒絕任何“道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成為了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要知道那些看得起你,對你好的人,會冒著被你罵的風(fēng)險跟你說實話。
俗話說:
“真正對你好的人,都敢跟你說實話,不管言辭多么犀利。”
真相雖然丑陋,但可以對我很好。
那些直言不諱地勸告和阻止我們犯錯誤的人指出我們的缺點,為我們分析利弊。
他們是我們真正高貴的人。
美好的生活需要真理。
德國詩人海涅曾說:“生命不能從謊言中綻放?!?/p>
要知道,當(dāng)我們長期聽不到真話的時候,我們的成長必然會因為謊言而停止甚至倒退。
當(dāng)我們能聽到真相,傾聽真相,生活就會向前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前,京劇大師梅蘭芳在劇院表演《殺人惜》時,觀眾掌聲雷動,歡呼聲不絕于耳。
只有一個老人搖著頭喊道:“不!不好!”
演出一結(jié)束,梅蘭芳來不及卸妝,急忙跑到臺上去找搖頭的老人。
找到后,梅蘭芳用黃包車把他請到家里,作為上賓住下,很有誠意地向他請教:
“說我的好,是我的老師。
先生,如果你說我不好,你一定有好的意見。請隨時給我一些建議。學(xué)生們決心改過自新。"
老人見他如此誠心誠意向自己求教,便說:“按照梨園的規(guī)定,上樓下樓的臺階應(yīng)該是上下的。為什么醫(yī)生有上有下?”
梅蘭芳聽了這話,恍然大悟,向她道謝。
從此以后,每當(dāng)梅蘭芳在當(dāng)?shù)匮莩?,她都要請老人來看戲,讓老人看看自己還有沒有缺點。
正是梅蘭芳不自負(fù),不狹隘,能聽真話,成就了他在京劇方面的造詣,使他成為一代名家。
明代陳繼儒說:
“能夠接受善良的話,比如城里人求利,斂財,成為富人?!?/p>
真相就像一面鏡子,能時刻提醒我們的不足。
一旦我們敞開心扉,努力去滿足別人的真實反饋,我們接受不了只是暫時的。
我們的思想會隨著沖擊而擴(kuò)展,我們的生活會隨著傾聽和改變而逐漸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