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任職幾年(三任美國總統(tǒng))
6月22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方網(wǎng)站發(fā)布了崔天凱的告別信。
“自2013年4月起,我擔任中國駐美國大使。轉眼間,我在美國工作了八年多,近期就要啟程回國了。這是我外交生涯中出國時間最長的一次。它讓我經歷了許多歷史性的事件,結交了許多熱情友好的朋友,給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毙胖袑懙馈?/p>
崔天凱出生于1952年,今年69歲。他是中國駐美國任期最長的大使。他當過三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特朗普和拜登。他見證了兩國關系的歷史性成就,也見證了兩國關系的跌宕起伏和美國對華政策的新一輪重構。
8年前,在華盛頓履新時,已經60歲的崔天凱身材挺拔,頭發(fā)灰白烏黑?,F(xiàn)在,他頭發(fā)花白,臉上皺紋很深,背微微駝著。但不變的是他的眼神,在他的冷靜和堅毅中依然有一股生命力。
2013年4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任駐美國特命全權大使崔天凱抵達華盛頓履新。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2021年2月,崔天凱為駐美使館舉辦的“2021春之聲——中美青年云音樂會”致開幕詞。
“經歷了許多歷史性事件”
崔天凱是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他出生在上海。中學畢業(yè)前,他在黑龍江農村插隊,在那里種了五年大豆和小麥。這是一次艱苦的經歷,但也讓崔天凱對中國的農村和貧困有了深刻的認識。
崔天凱人生中讓他走上外交道路的轉折點出現(xiàn)在1979年,他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聯(lián)合國口譯培訓班研究生院。
2020年接受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采訪時,崔天凱回憶說,自己一直對國際問題、世界形勢及相關問題很感興趣。去聯(lián)合國口譯培訓班“或多或少和好奇心有關”。
聯(lián)合國口譯培訓班人才濟濟,但崔天凱已經展現(xiàn)了他的外交才華。有同學回憶說,那時候上讀報課,要看《經濟學人》等國外雜志,要討論時事。崔天凱看雜志、翻報紙很快,在研討會上發(fā)言時總是用侃侃語自信地說。
1981年第一屆聯(lián)合國翻譯培訓班的畢業(yè)照。右三排六是崔天凱。
1981年從培訓班畢業(yè)后,崔天凱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工作了四年,之后進入外交部工作。1986年至1987年赴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研究院深造,獲國際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這兩次在美國,尤其是在霍普金斯大學的經歷,為崔天凱日后擔任駐美大使奠定了基礎。在美國留學期間,崔天凱與美國社會有了較為密切的接觸,也系統(tǒng)地研究了美國的國情和外交政策,尤其是對華政策。
2013年4月,崔天凱出任駐美大使,擔負起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重任。他在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時,用“任重而道遠,赤誠而篤定的心”這八個字展望未來,笑著說“努力在這八個字里做得更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因為崔天凱知道,中美關系前進的道路不會那么平坦,總會有一些問題和障礙需要解決。他是真誠和堅定的,因為他是代表中國“帶著充分的誠意”來的,中國保持兩國關系健康穩(wěn)定的意愿是堅定的。
此后,崔天凱經歷了民主黨人奧巴馬、共和黨人特朗普和民主黨人拜登三位美國總統(tǒng),在中美關系的變遷中面臨諸多挑戰(zhàn)。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翻看中國駐美大使館官網(wǎng)記錄可以發(fā)現(xiàn),那段時間崔天凱的行程變得更加密集。除了與美國政府人員接觸,他還積極參加非政府組織的活動,經常接受媒體采訪。
“自從1981年我第一次踏上美國土地以來,我作為一名國際學生、聯(lián)合國工作人員和外交官在美國生活了11年...然而最近,我開始感到困惑。我問自己,美國是我以前認識的那個開放、自信、樂觀的美國嗎?我在華盛頓找不到答案,所以今天我來到了哈佛大學。我相信你會給我答案的?!?018年4月,受邀訪問哈佛大學時,崔天凱冷靜、克制、不卑不亢的話語久久回蕩。
“崔大使自2013年駐美以來,經歷了三任美國總統(tǒng)和兩次政黨輪替。他不僅見證了2013年至2016年中美兩國元首的密切互動,還努力與美國各界有識之士溝通,在特朗普政府單方面破壞中美關系的時候穩(wěn)定兩國關系。”談及崔天凱的履職經歷,全球化智庫(CCG)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作出上述評論。
“結交了許多熱情友好的朋友”
正如崔天凱在告別信中所說,他在美國“交了許多熱情友好的朋友”。這不僅是由于他早期工作的積累,也與他成為大使后的不懈努力有關。
崔天凱曾在采訪中說,到了美國,第一個任務就是“混熟”。他還考慮通過臉書等社交網(wǎng)絡與美國民眾溝通:“如果人們連你們的大使都不知道,他們怎么可能知道你們的國家?”
政府、媒體、學界、民間……在美期間,崔天凱積極接觸各方。他被美國媒體稱為“最了解美國的中國外交官”。據(jù)媒體評價,崔天凱在無數(shù)國際會議上與美國外交官“較勁”,總能“消除分歧”。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tǒng)。幾天后,農歷新年就要到了。代理國務卿香農沒有像他的前任那樣問候華裔美國人,而是向他表示祝賀。這引起了美國華人的討論。
然而,當?shù)貢r間2月1日,也就是中國農歷大年初五,中國大使館舉辦了“2017歡樂春節(jié)——中國文化之夜”,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和5歲的女兒阿拉貝拉出席了活動。母女倆在崔天凱的陪同下走進會場后,現(xiàn)場嘉賓紛紛舉起手機拍照。母女倆參觀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觀看了晚會表演。
一周后的2月8日,川普致信習近平主席,感謝習主席祝賀他成為美國總統(tǒng),并祝愿中國人民元宵節(jié)快樂,雞年興旺。
崔天凱和伊萬卡母女在使館春節(jié)活動現(xiàn)場。圖片來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wǎng)。
值得注意的是,崔天凱特別重視“文化外交”。比如,2016年5月,他和夫人倪裴軍在使館舉行招待會,邀請美國最高法院音樂之友小組成員,如美國金斯堡大法官,與鋼琴家郎朗“聽音樂,輕松交流”。
崔天凱和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朗朗在招待會上。
崔天凱在招待會上致辭時表示,中美兩國致力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希望繼續(xù)以音樂等藝術形式為橋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溝通感情,分享歡樂,增進了解,加深友誼,為兩國關系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美國大法官們表示愿在今后進一步加強與使館的溝通和聯(lián)系,共同促進美中兩國在司法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今年4月10日是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1971年,中國邀請美國乒乓代表團和一批美國記者訪問北京,向世界發(fā)出了改善中美關系的信號,從而拉開了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和中美建交等一系列重要事件的序幕。崔天凱為陣亡將士紀念日發(fā)表視頻講話,并借此機會再次強調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在美國工作期間,崔天凱與海外華人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他抵達華盛頓后,參加的第一個大型活動是幾十個僑界舉辦的歡迎宴會。上任不到一個月,他就造訪紐約唐人街,問候美國東部的華僑華人。
2015年,成立25周年的中國精英組織百人會舉行了年度頒獎晚宴。崔天凱出席并致辭,暢談中美關系前景,肯定百人會的貢獻。同樣出席晚宴的中國著名企業(yè)家、社會活動家楊雪蘭去年底在美國逝世,崔天凱當時發(fā)來唁電。
2015年4月,中國精英組織百人會25周年紀念活動,前排左起貝聿銘、駱家輝、崔天凱、基辛格。
崔天凱6月22日發(fā)出的告別信是寫給所有海外華人的。他說,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美國對華政策正在經歷新一輪的重構,面臨著對話與合作和對抗與沖突的抉擇。此時此刻,旅美華僑華人肩負著更加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希望旅美華僑華人繼續(xù)做中美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堅定推動者和積極貢獻者。
除了海外華人,崔天凱還注重團結“朋友圈”里的一切力量,比如在美國舉足輕重的猶太人群體。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后,川普政府不斷批評中國,美國各地反華情緒高漲。2020年2月,崔天凱會見了大衛(wèi)·伯恩斯坦等美國猶太人組織的主要領導人。伯恩斯坦一行向崔天凱轉交了由87個美國猶太人組織聯(lián)合發(fā)表的公開信,表示聲援中國人民和華裔美國人,反對種族歧視和侮辱中國的言論。
崔天凱與美國猶太人組織代表合影。
“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
崔天凱在告別信中說,他在擔任駐美大使期間“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事實上,他睿智的外交舉措和強大的個人魅力也讓很多人難以忘懷。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曾評價崔天凱總是獨一無二:“他很有戰(zhàn)略眼光,總能想出解決方案,而且從不驚慌?!?/p>
2010年,坎貝爾在自己的農場舉辦社交活動,邀請了當時正在美國訪問的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在此期間,坎貝爾駕駛著一輛上世紀50年代制造的拖拉機——與崔天凱年輕時在黑龍江插隊時駕駛的拖拉機十分相似。人們的談話不可避免地觸及那些動蕩的歲月,聚會上的一些美國人認為這可能會讓崔天凱尷尬。
但崔天凱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悅。相反,他登上拖拉機,向坎貝爾展示駕駛和割草技能??藏悹柗浅8吲d,他們在拖拉機前照了張相。崔天凱再次訪美時,送給坎貝爾一輛中國著名拖拉機東方紅模型作為禮物。
2011年啟動的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是由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和時任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共同推動的。圖為崔天凱在首次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期間會見坎貝爾。
國內的人對崔天凱的很多金句印象比較深。
2012年,面對網(wǎng)友批評“中國在黃巖島等問題上的外交政策過于軟弱”,他把中國比作金庸小說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會在一言不合就拔劍斬之。那些都是二流三流的角色?!?/p>
面對媒體尤其是西方媒體時,崔天凱總是不厭其煩,立場堅定地回應香港、新疆等敏感問題。今年3月底,他接受CNN采訪,談到西方媒體所說的所謂新疆少數(shù)民族人權問題?!拔蚁朊鞔_強調:中國沒有做這些事情??上в行┤?,包括記者,從一開始就偏見很深,問題就出在他們身上。這就是為什么他們會在特定情況下得出完全偏離事實的結論。”崔天凱說。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后,面對美國等國在“病毒追查”等問題上的造謠,崔天凱狂妄地斥責:“有些人身居高位,但智商和情商卻不一定與之成正比?!薄爸忻狸P系不能被少數(shù)人操縱,拖入沖突和對抗?!?/p>
也是在疫情期間,崔天凱寫給張文泓醫(yī)生的信在社交網(wǎng)絡上被刷屏——這位霸氣的外交官在面對同胞時展現(xiàn)了他的溫暖。
崔天凱寫信到了張文泓的手里。
崔天凱親筆寫下這封信,主要是感謝張文泓接受駐美使館邀請,就抗疫問題與在美留學生、華僑華人進行長時間在線對話,并給予關心和指導。他懇切地說,希望疫情結束后回上海,去張文泓看看,“不是為了看病,而是為了求教”。
“手書”、“中國需要更多這樣的偉大外交家”、“崔大使是儒生將軍”……在各種社交平臺上,網(wǎng)友們對已經白發(fā)蒼蒼的崔天凱有了新的認識。
“近年來,由于美國單方面的錯誤政策,中美關系處于相當嚴峻的局面。崔大使無疑面臨著艱難的工作環(huán)境,但他仍然積極行動,廣交朋友,主動面對美國公眾、美國媒體和美國各界,表達中國長期以來的積極意愿。他還多次堅定地劃定中國的紅線和底線,積極穩(wěn)定雙邊關系,堅定捍衛(wèi)中國的核心利益?!钡竺鞲嬖V《環(huán)球人物》,“每次看到崔大使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我都能感受到中美關系的希望和未來。崔大使在美期間的工作,展現(xiàn)了一個負責任的發(fā)展中大國的氣魄和風范,是在外交思想指引下的新時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具體實踐。”
在早些時候接受保爾森采訪時,崔天凱坦言,“剛來的時候,我沒想到會在這里待這么久?!卑四陙?,他見證了中美關系的不斷演變和變化,也不斷提醒人們復雜的局勢。令人感動的是,他雖然白發(fā)蒼蒼,但心態(tài)從未變老。
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訪中,他還在表達堅守崗位的決心。“任何一份工作既然上任,就會離職,這很正常。我想的是,只要我在這個崗位上一天,就要承擔一天的責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至于我的年齡,我覺得我沒有資格說‘我老了,志在千里’。更適合我的是,‘幾經風雨,幾經春秋,一個年輕人的志氣沒話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