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票房(黃金時代票房慘淡)
文|吳剛
電影《黃金時代》國慶上映,和《我心流》、《親愛的》、《痞子英雄2》、《麥兜我和我媽》同檔。
從宣傳角度來看,導演許鞍華繼《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后再次攜手編劇李強,打造民國女作家蕭紅的短命電影《黃金時代》,蕭紅由國民女神湯唯主演。
、朱、黃軒分別飾演蕭軍、端木蕻良、羅三個蕭紅生命中的重要男人,連綠葉都是形神兼?zhèn)涞耐醢骠斞?。這樣的黃金組合,不禁令人期待。
觀眾帶著對導演、編劇、演員的期待走進電影院,卻“發(fā)現(xiàn)”自己走錯了地方,更像是坐在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的檔案室里看作家蕭紅的傳記片。
《黃金時代》票房之所以疲軟,與觀眾對影片的期待和導演對影片的定位嚴重偏差密切相關(guān)。
大概2小時57分鐘的長度,確實嚇退了一部分觀眾。現(xiàn)在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有多少人能在電影院坐三個小時不碰任何電子設(shè)備?雖然電影院安排的放映大多不是黃金時段,但真正愿意在國慶假期選擇這部電影的觀眾,是那些接受這部電影時長,愿意花時間去看的人。
無論是影片中使用的對話,閃回,還是演員直接面對鏡頭的表情,對于一部紀錄片來說都不算離奇。但對于期待在電影院看一場精彩電影的觀眾來說,他們更希望期待劇情的跌宕起伏,以及人物沖突后的火花。
很明顯,《黃金時代》太文藝了,表現(xiàn)手法太平淡。
比如一部《三國》,真實、精煉,但難以理解;《三國演義》具有非常濃郁的感情色彩,情節(jié)巧妙、精彩甚至夸張。
但《三國演義》只是小說,《三國志》才是最接近真實歷史的。
《黃金》的拍攝手法使得這部電影在觀眾心目中被歸類為紀錄片,紀錄片本身不如商業(yè)片、劇情片、無厘頭喜劇片,更容易被市場認可。當然,拍攝手法不一定是《黃金時代》票房差的決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影片的宣傳者過于自信,沒有分析市場上觀眾的心態(tài)。影片上映沒幾天就被貼上不堪入目的標簽,并迅速在網(wǎng)上傳播,極大地影響了觀影者的選片取向。宣傳團隊沒有想出及時的補救辦法,聽之任之,讓影片失去了一大批觀眾。
在過去,許鞍華式的電影風格很難找到。過去,許鞍華導演的電影《玉觀音》非常精彩。不過因為電視劇《玉觀音》提前播出,所以觀眾安心認為孫儷和楊銳是大衛(wèi)。即使《玉觀音》這部電影很優(yōu)秀,也很難有好的票房收入。
這一次,霍建起導演的電影《蕭紅》是先入為主的。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要對可能出現(xiàn)的市場份額飽和有一個預估,如何規(guī)避一個題材重復投資的風險。
總之,是迎合觀眾口味,還是堅持導演自己對題材的解讀,是制片方需要考慮的問題。你打著快餐店的旗號,卻只提供需要時間等待的精美粵菜。不能怪營業(yè)額小。有時候市場看似無情,有時候又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