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譽為“半導體行業(yè)皇冠上的明珠”的光刻機在二級市場上一片狼藉。尤其是7月20日國內首款SMEE光刻機(28nm)開始搬遷后,整個光刻機板塊連續(xù)上漲,板塊指數(shù)不到10個交易日漲幅超過10%。富途數(shù)據顯示,截至5月初至7月底,僅兩個月時間,光刻機概念板塊漲幅超過50%。
在光刻機概念板塊投資熱潮的背后,中國在光刻機方面的高端裝備制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內光刻機廠商與國際廠商還有巨大的差距。由于國內企業(yè)與國際廠商的技術差距,光刻機的設備行業(yè)也是一個“瓶頸”領域。
為了讓投資者和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光刻機行業(yè)、行業(yè)競爭格局、國內光刻機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國內巨頭上海微電子與全球寡頭ASML (ASML)的技術差距,蔡華學會策劃了“中國“芯時代”的光刻機”專題,深入剖析當前光刻機市場熱點話題。
光刻機:半導體設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C設備是IC產業(yè)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
目前整個信息產業(yè)就像一個倒金字塔,以年產值約600億美元的半導體集成電路設備產業(yè)為底層,支撐年產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半導體芯片產業(yè)和數(shù)萬億美元的電子系統(tǒng)產業(yè),最后支撐起軟件、網絡、電子商務、大數(shù)據等數(shù)十萬億美元的信息產業(yè)。
半導體設備行業(yè)的相對體量雖然不大,但卻有著成百上千倍的放大。半導體行業(yè)的特點是“一代設備,一代技術,一代產品”。毫無疑問,沒有半導體器件,就沒有半導體芯片,也就沒有信息時代。
先進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生產線投資可達100億美元,75%以上是半導體設備投資。以芯片制造為例。在芯片制造的前期工藝中,一般占整個芯片總投資的70%以上。投資比例大的主要原因是該領域涉及的高精尖設備最多,技術要求較高。而且在制作芯片的過程中,這個制造環(huán)節(jié)需要重復數(shù)十次循環(huán)測試,直到產品質量達到一定的工藝標準。
下圖顯示了為上游晶圓制作芯片的關鍵步驟:
在芯片制造的前期工藝中,市場規(guī)模最大的最關鍵設備是光刻(光刻曝光)、刻蝕和薄膜沉積(CVD)。
在先前的芯片制造工藝中,光刻、蝕刻和CVD的步驟比例分別是1、4和2倍。所以刻蝕和CVD的工藝用量增加最多,而光刻是單個工藝成本最高的。
在這些主要的半導體設備市場中,大部分領先的技術和工藝都被國外的大廠所掌握。例如,在爐子設備、蝕刻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市場,AMAT、TEL、LAM等國際大公司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國內只有北方華創(chuàng)(爐子設備、蝕刻設備)和沈陽拓晶(薄膜沉積設備)能跟上步伐。
而半導體設備最重要的部分——光刻機設備,最先進的技術基本被ASML、佳能、尼康壟斷,其中ASML (ASML)幾乎被EUV壟斷(極紫外光刻)。但是國內沒有能和國際大廠抗衡的企業(yè)。
目前光刻機領先的微電子芯片光刻機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與世界領先的超高端技術還有較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光刻機概念板塊中的絕大多數(shù)成份股只涉及光刻機中的零部件和其他種類的光刻機產業(yè)投資,并不具備芯片制造所需的光刻機制造能力。
具體來說,根據用途的不同,光刻機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光刻機,主要用于生產芯片;第二,用于封裝的掩模對準器;三是LED制造領域使用的投影光刻機。其中,用于生產芯片的光刻機,涉及了很多世界先進技術。中國光刻機與國外頂級光刻機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正是因為差距大,美國抓住了“卡住”的機會。
光刻機:“日本和荷蘭”瓜分了全球90%的份額,中國正在奮力追趕。
不可否認,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令世界其他國家驚嘆,甚至在一些領域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遠超一些歐洲國家。但由于中國進入高質量發(fā)展的時間較短,在一些高科技領域與發(fā)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還需要較長時間“補課”。其中,國內半導體設備技術與發(fā)達國家先進半導體設備技術的差距最為顯著。
從2014年到2018年,根據全球前10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包括應用材料(AMAT)、ASML (ASML)、LAM、科雷半導體(KLA)和東京電子(TEL)在內的前十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基本占據了75%以上的市場份額,并且市場份額隨著技術迭代和創(chuàng)新而增加。前十大半導體供應商基本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荷蘭,這四個國家是半導體技術發(fā)達國家。
在全球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中,擁有最先進光刻機技術的ASML (ASML)也位列其中。ASML領先的光刻機技術是未來15年以上海微電子為首的國內光刻機企業(yè)共同努力的方向。據了解,中科院曾表示,中國的光刻機技術比ASML (ASML)落后至少15年。
光刻機有多難?為什么中國需要15年才能趕上?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根據光刻機的工作原理,光刻機通過一系列光源能量和形狀控制手段,使光束透過帶有電路圖的掩膜,通過物鏡補償各種光學誤差,按比例縮小電路圖,然后映射到硅片上。不同的光刻機成像比例不同,從5:1到4:1不等。然后用化學方法將刻在硅片上的電路圖(即芯片)顯影。
在這個過程中,光刻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芯片是否可用,而光源是這里的核心。
基于這一點,光刻機的所有核心部件都是圍繞光源展開的,所以根據光源的改進,光刻機可以分為五代,分別是最早的鄧公光源436 nm波長的光刻機,DUV光源365 nm波長的光刻機,DUV光源248 nm波長的光刻機(KrF),DUV光源193 nm波長的光刻機(ArF),第四代。
總的來說,從目前的技術和工藝來看,誰能把波長控制得更短,效率最大化,誰就有越來越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這也是光刻機巨頭競爭成敗和市場份額的重要籌碼,也是后來者實現(xiàn)“彎道超車”或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的關鍵。
以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為例。2000年以前,全球光刻機行業(yè)的領頭羊被日本尼康占據,ASML暫時沒有技術實力與之競爭。
正是在第三代光刻機期間,ASML在拐角處超過了其他人。在第三代光刻機中,ASML選擇了小改進大效果、產品成熟度非常高的沉浸式技術穩(wěn)步前進,而尼康則選擇了創(chuàng)新路線,希望在157nmF2激光和EPL上有所突破,一舉鞏固領先地位。
2003年后,ASML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浸入式193 nm波長光刻機,尼康相繼推出了157nm產品和EPL產品樣機。然而,由于產品質量和效率等成本因素,半導體制造商選擇產品成熟度更高的浸沒式掩模對準器。不久之后,在國際巨頭英特爾和TSMC相繼選擇ASML之后,尼康失去了挑戰(zhàn)摩爾定律的勇氣。ASML順勢而為,研發(fā)出世界上第一臺EUV光刻機,全球光刻機寡頭地位由此形成。
目前,在全球光刻機市場的競爭格局中,ASML以75.3%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優(yōu)勢,佳能和尼康分別以11.3%和6.2%位列第二和第三。
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目前我國只能生產90nm的光刻機設備,這也是國內生產光刻機的最高技術水平。目前,中國的光刻機只能從ASML、佳能和尼康購買。
截至2021年7月,長江存儲共中標16臺光刻機,其中13臺由ASML提供,包括3臺浸沒式光刻機、1臺ArF_Dry光刻機、8臺248nm KrF光刻機和1臺365nm I-line光刻機。佳能供應3 I線口罩對準。
截至2021年7月,華虹共中標16臺光刻機,其中ASML供應15臺,包括1臺浸沒式光刻機、1臺ArF_Dry光刻機、8臺248nm KrF光刻機和5臺365nm I-line光刻機。佳能供應1 ArF _干掩模光刻機。
截至2021年7月,華力Fab6已中標14臺光刻機,全部由ASML提供,包括5臺浸沒式光刻機、7臺248nm KrF光刻機和2臺365nm I-line光刻機。
雖然我國正在全力攻克半導體行業(yè)的“瓶頸”,但國內光刻機技術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ASML、佳能、尼康等有幾十年技術沉淀的大廠。畢竟我們在進步,別人不會選擇固步自封。另外,即使有了相應的技術,相關國產零部件等產業(yè)鏈技術也要跟上。
以ASML EUV光刻機為例,光組裝的零件就多達10萬個。其中,絕大多數(shù)零部件供應商是由國外企業(yè)提供的。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打著單邊主義的旗號到處打壓其他國家,中國半導體產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步伐必然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
此外,隨著技術創(chuàng)新的不斷推進和投資成本的不斷上升,很多企業(yè)將望塵莫及。具體來說,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元器件集成度的大幅提高需要集成電路的線寬不斷變窄,從而導致生產技術和制造工藝日益復雜,制造成本呈指數(shù)級增長。據IBS統(tǒng)計,隨著技術節(jié)點的萎縮,集成電路制造的設備投資呈上升趨勢。以5 nm工藝節(jié)點為例,其投資成本高達數(shù)百億美元,是14 nm的兩倍多,28 nm的四倍左右。
結論:
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yè)面臨著“卡住”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光刻機技術發(fā)展緩慢的原因,而是沒有形成完整的國內半導體產業(yè)鏈,這需要國內半導體企業(yè)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逐一克服。
中國半導體產業(yè)想要站在世界之巔,面臨著艱難而漫長的道路。但是,目前你們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可以通過虛心學習和持之以恒來創(chuàng)造歷史。
這篇文章來自Cai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