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藥的圖片和效果!你以前見過嗎?)
帶血的悲傷
起源
它是唇形科植物廣藿香的全草。7-8月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于山林下陰濕處。
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省、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廣藿香、芙蓉花、野蠶、野薄荷、香薷、苦菜、紫蘇、皺草、苦菜、半邊蓮、假午茶、粘毛蠶、沖天、紫蘇、皺草、小草、消炎草、小草。
[原始形式]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莖高30-70厘米,上部被短柔毛,具混合腺毛。
葉柄長度約為葉長的1/4;葉卵圓形,長3-10厘米,寬1.5-4.5厘米,兩面近無毛或疏生微柔毛。
假穗為頂生腋生,頂生的從基部多分枝,密被腺毛;苞片全緣;花小于1cm龍;
花萼管狀鐘狀,5齒近等長;花冠白色、淡紅色或淡紫色,筒部大于花冠總長度的1/3,檐部單唇形,中裂片最大,呈圓形,側(cè)裂片呈卵圓形三角形;雄蕊突出;花盤狀,淺4裂;花柱先端2裂。
小堅(jiān)果扁圓形,合生面超過果實(shí)長度的1/2。七月至九月開花。
[人物]
性狀鑒定全草長30-50cm。根狀的。莖方形,分枝,表面暗褐色或灰褐色,嫩枝上有密毛;節(jié)點(diǎn)處有許多灰色的胡須根。
葉對生,灰綠色或灰褐色,葉皺而脆,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或長圓形,長3-6厘米,寬1.5-3厘米,先端短錐形或短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向下延伸。邊緣粗鋸齒,葉片常皺,兩側(cè)有毛,下側(cè)有密毛。葉柄長約1.5厘米。枝頂或伏器內(nèi)有淡紅色的花,花萼呈鐘形。小堅(jiān)果是圓形的,被宿存的花萼包圍?;ê腿~用手搓時微香,味微辛苦。
葉子多,灰綠色,氣味香的更好。
性效能
全國中草藥匯編
苦,微辛辣,性涼。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腹痛;外用可用于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癰、癤、蛇咬傷、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中醫(yī)詞典
苦而溫和。
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療吐血、腸風(fēng)出血、跌打損傷、癰腫、痔瘡、絲蟲病。
本草書
魏鑫;苦;性冷淡。
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主咳血;吐血;鼻出血;肺癰;摔傷;癰腫;痔瘡腫痛;漆瘡;足癬;瘋狗咬人;毒蛇咬傷
[歸經(jīng)]
歸肺;大腸經(jīng)絡(luò)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克,加倍鮮品;或搗碎汁液;或研成粉末外用:適量搗實(shí);或煎煮、熏洗。
[申請]
(1)治愈跌倒:
藿香、九層塔、透骨消、生姜,煎服。
②睪丸腫痛的治療:
廣藿香葉一至兩塊錢,磨成粉,配酒服用。
③關(guān)節(jié)風(fēng)濕疼痛和絲蟲病(絲蟲病引起的淋巴管炎)的治療:
藿香煎,先熏后洗。
④肺癰、咯血、吐血、鼻出血的治療:
廣藿香(鮮)一兩,冰糖一兩,水煎。
⑤感冒、發(fā)熱、咳嗽的治療:
廣藿香(鮮)一至一或兩百五塊錢,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