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蘇軾是宋代最耀眼的新星。
自出道以來,他一直受到世人的稱贊和喜愛。
他的詩、詞、賦、散文、書法、繪畫、美食都為之瘋狂。他越喜歡他們,就越喜歡談論他們。他總覺得世界上最全能的人就是這個胖胖的,豁達的,浪漫的大才子。
其實這只是一個誤會。如果你仔細研究北宋的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的才華不亞于蘇軾,甚至在全能二字上超過了蘇軾。
在他的一生中,除了沒有實現(xiàn)為官的理想目標,其他的只要他想學,都可以學,都可以掌握?!端问贰分姓f“博學多才,擅文采,天文、方志、歷法、音樂、醫(yī)學、占卜各種著作都有”。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直接把他定位為中國古代科學史上的坐標軸。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人。他叫沈括,大宋第一學霸。
公元1031年,沈括出生在浙江錢塘(今杭州)的沈氏家族。這是錢塘的一個大家族,以學而優(yōu)則仕著稱。其祖父沈曾慶曾任大理寺官,父親沈周、叔父沈同均為進士。生在這樣的家庭,我都不好意思說我來自這個沒有任何天賦的家庭。
好在沈括有這個天賦。我從小就好學,十四歲在家讀完了書。如果有不完美的地方。
只有一點,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總是有點病態(tài),所以吃藥也成了一種病態(tài)。與我們單純的吃藥不同,沈括一邊吃藥一邊學習醫(yī)學知識調(diào)理身體,把自己活生生地學成了醫(yī)學大師,留下了《良方》和《靈方圓》(早期)兩部醫(yī)書。本著對病人負責的精神,《神括》中的接診者必須“見證檢驗”,用文獻核實實物,核實藥物的名稱和療效,糾正錯誤。
學霸是什么?應該就是這個了。
19歲那年,老爹被調(diào)到外地工作,沈括被送到舅舅許東家里寄宿。他了解到我叔叔是個軍事愛好者,家里收藏了很多軍事書籍。為了打發(fā)時間,沈括開始學習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他都背下來了。對了,他發(fā)表了兩篇軍事論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20歲在父親的陰影下做官,到海州沭陽縣當縣長秘書。在這段時間里,人家做出了成績,他做出了研究。短短幾個月,他就在海州沭陽縣把水利、農(nóng)耕、基礎經(jīng)濟學都學會了。
之前人們留給他的評價是“做什么都不對”,他直接打了辭職報告,理由很充分:“不好意思,我要高考?!?/p>
1063年,32歲的他高考成功。兩年后,他被分配到首都,開啟了他的人生坐標。
根據(jù)后人的統(tǒng)計,沈括至少在自己的學術生涯中,在這些方面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天文學:通過研究,提出了“十二齊歷”,比同類的英國蕭伯納歷法早800多年。順便改進了渾天儀、日晷等天文觀測儀器,動手能力嚇人。
水利:1072年,44歲的沈括主持汴河水利建設。為了治理汴河,他親自測量汴河下游從開封到泗州淮河的地形。他用“層層筑堰”的方法,測出開封與泗州的地形高度差為19尺、4尺、8寸、6分。這種地形測量方法是將邊渠分成許多段,逐層筑成階梯狀堰,往里面注水。然后逐步測量各斷面的水面,累計各斷面的差值??偤途褪情_封和泗州之間“地勢高低的事實”。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短短四五年間,引水淤地一萬七千多公頃,成績顯著。在計算地形高度時,其單位小到一寸,令世人驚嘆。
物理學: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凹面鏡成像的原理,并得出結論:當物體被凹面鏡照射時,中間有一個叫“遮擋物”的點(也就是現(xiàn)在的焦點),在這個點之內(nèi),物體就成了正像;此時,不執(zhí)行成像;過了這一點,就成了倒影。
數(shù)學:第一個“隙積法”和“圓周率法”,第一個用弦和向量得出孤長的近似值。這種方法的建立不僅促進了平面幾何的發(fā)展,而且在天文計算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球?qū)W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地理:他首創(chuàng)了地形高程測量方法,還采用了木刻立體地形圖,比西方早了700多年。
化學:他發(fā)明了石油,根據(jù)其“生于水中沙礫,混于泉水,惘然”的特點命名,記述了陜北富縣、延安一帶石油的性質(zhì)和賦存情況,提出了“石油最豐富,生于大地,若松樹不時時竭”的科學結論,預言“此物將盛行于世”。
醫(yī)學我就不說了。
軍事方面,他以副使鎮(zhèn)守邊境,加強邊防力量,擊敗范炳,擊退西夏,拿下浮圖等地,取得了“靈武之戰(zhàn)”的勝利。
經(jīng)濟上,提出“貨幣有利于流動”的理論,主張加快貨幣流通速度,通過貨幣在流通過程中的增值來達到穩(wěn)定幣值的目的。也主張根據(jù)貿(mào)易順差和逆差調(diào)整貿(mào)易量,以達到穩(wěn)定貨幣的目的。
音樂方面:留下了樂理、樂器圖、三譜表、音樂節(jié)奏等部分作品,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古代音樂的音階理論、調(diào)式結構、演奏形式、樂器制作等。
發(fā)明:他詳細描述了布畢生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全過程和下落,比德國戈登堡發(fā)明金屬活字印刷術早400多年。
兵器:提出“弓有六德”的觀點,使北宋兵器得以量產(chǎn)。
在建筑方面,能工巧匠俞灝第一次記錄了他高超的建筑技藝,特別是摘錄了他的著作《木經(jīng)》中的一些內(nèi)容,為中國建筑科技史留下了極其寶貴的史料。
制圖:沈括在視察河北邊防時,把他考察過的山、路、地形在木板上做成三維地理模型,贈送給宗申。這是中國地圖史上第一次明確記載木質(zhì)地形圖,比18世紀的地理模型圖早了700年。
按說,有了這些驚人的成績,沈括應該可以驕傲地躺在沙發(fā)上,喝著奶茶,吹著海風,打著嗝,笑著追趕身后同事的步伐。誰讓我這么牛逼?
那有點驕傲,但是沈括有這個驕傲的資本,因為他頭上大概有一萬平米的家。
但是,沈括沒有這么做,他把目光投向了官場。
比起我自己的作品,這似乎更吸引人。
可惜,官場既是技術活,也是理論活。除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還需要天賦。
顯然我們的學長沈括沒有這個天賦。
Xi安四年(1071),沈括喪期滿后進京述職。他受到宗申和王安石的高度重視,被任命為刑房的正式官員。
由于王安石的賞識,沈括得以視察浙江、浙江兩省的農(nóng)田水利,成為第三任使節(jié),掌管國家財政。他的地位和威望與日俱增。大老板宋神宗和王安石對年輕一代的表現(xiàn)也非常滿意。無論誰看,他的未來都不是夢。
連沈括自己都這么認為。
但再好的蜜月期也有盡頭,打破這一切甜蜜的是沈括自己。因為他的靠山王安石失勢了。
1076年,王安石變法失敗,沈括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他第一時間以第三特使的身份給宰相吳沖寫信,歷數(shù)新法弊端,大罵王安石,最后哭訴贊成朝廷罷免王安石。
一記突如其來的悶棍讓王安石猝不及防。
原來這是學術霸主,政務小人。
這樣的人我怎么用你?
這已經(jīng)不是沈括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了。
只是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很多人選擇了遺忘。
早年,沈括受命視察浙江、浙江兩省的農(nóng)田水利,蘇軾被任命為杭州將軍判官。沈括到了杭州,就和蘇軾談起了舊情。蘇軾雖然反對王安石變法,但是蘇軾不在乎物而在乎人,所以并沒有因為沈括參與王安石變法而遠離。
得知沈括來了,蘇軾非常爽快地接待了沈括。兩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他們玩得很開心。然而,蘇軾沒想到的是,這個酒局給自己帶來了一場近乎致命的意外。喝酒時,沈括得知蘇軾寫了一首新詩,于是抄了一份。回到京師,沈括把這首他認為是讒言的詩的詳細“注釋”交給皇帝,揭露蘇軾在詩中“糊弄朝廷”、“無君臣之感”。
元豐二年(1079),御史何、彈劾蘇軾,烏臺詩案爆發(fā)。蘇軾很酷。
后來兩人又在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以東)相遇。當時蘇軾主政,杭州,沈括像個天真無邪的人,經(jīng)常請?zhí)K軾喝茶吃飯。他還送給蘇軾一塊上好的墨汁,弄得蘇軾答不上來,只好拿著墨汁寫下來,怕人家在背后捅他一刀,找點證據(jù)。
看似勝利的東西,其實是輸了。
可惜深諳學問的沈括沒有明白這一點。
見風使舵的改革行為,沒有義氣,沒有底線,沒有贏得多少人的稱贊。同僚看不起,皇帝更是看不上,說“禍從口出?!弊鳛橐幻賳T,結果可想而知,春風不再是春風,而是秋風。
沒有王安石,沈括馬上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不是。
早就看不上沈括的建議的蔡確,第一時間給了宋神宗一份折子,說沈括看到王安石罷市,擔心政治風向的變化,所以“屢異”,想“依附大臣,為己之體而巧”,想保護自己不至于不堪重負。
后來,大老板宋神宗想起了沈括的好意,想重用他。蔡鎮(zhèn)再次指責沈括“反復無常,依附于大臣,被貶未滿一年,不宜提拔”,圣旨被收回。為了這個陽奉陰違的人物,蔡小姐一直往死里走。
變法的另一個領軍人物呂惠卿也看不上沈括,但他總是在公開場合對沈括大加撻伐,讓沈括成為一個小人,這是世人皆知的。
在各種輿論的壓力下,還沒來得及嘗到甜頭的沈括,終于從三使之職被貶為宣州周知。
這一次,徹底改變了沈括的人生,也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官場比科學更難征服,才華橫溢的自己不適合這個圈子。
平心而論,除了背后捅刀子,沈括在官場上還是很有成就的。
公元1074年,遼國使臣小向宋朝派遣使節(jié),目的是利用宋朝軍事實力不足的優(yōu)勢,進一步侵占宋朝的土地,要求重劃邊界。
派大臣去和小Xi談判,雙方爭論了幾天。結果是黃陂山三十里地區(qū)(在山西原平西南,今稱衛(wèi)邑)按原來的邊界應該屬于遼朝。宋朝這邊說沒那么多。
雙方激烈交戰(zhàn),一方想多占點地,另一方不肯給。
眼看就要打起來了,這一次,沈括挺身而出。
早就知道遼國含義的沈括沒有參與這場爭論,而是第一次一頭扎進了大宋的檔案中,從厚厚的歷史檔案中找到了當年簽訂契約時留下的白紙黑字。黃薇山周圍三十里(今陜西原平西南,奎因魏)地區(qū)屬于大宋而不是遼國。
得知這個消息,宋神宗非常高興,讓沈括畫了一張地圖給小Xi看,他無話可說。
鑒于沈括這次的良好表現(xiàn),宋神宗派沈括到北京(遼國首都,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巴林郭勒縣南)任職。臨行時,召見沈括,問他:如果廖不守信用,打了信差,你怎么辦?沈括淡淡地回答:“我就讓它死吧。”
到了上京,遼國宰相楊儀拒絕與沈括談判邊界。對方態(tài)度堅決,問了很多難題。沈括一一回答。最后,他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底線——每一寸土地都要守住,每一寸土地都要守住,自己國家的每一寸土地都要牢牢守住。
楊見沒有空演練,便板起面孔,粗暴地說:“忍幾里,終有好下場。有什么好處?”你甚至對這片土地斤斤計較。你想和我們斷絕關系嗎?沈括不卑不亢,瞪著對方的眼睛說:“今天北朝得益于國土之大,棄前朝國君之大信而欺其民。此遺直歸我朝,不與我朝為敵?!?今天,你們因為這片土地,失去了始皇帝的信仰,撕毀條約,與我們?yōu)閿?。這樣做對我們來說未必不好,因為我們大宋不是吃素的。)
遼國官員見沈括目空一切,怕走得太遠,對自己沒有好處,只好放棄無理要求。
沈括帶著隨員從遼國回來,根據(jù)沿途的地理情況和風土人情,畫成《使契丹圖抄》,獻給宋神宗。宋神宗認為沈括有功勞,拜他為翰林學士。
除了這次驚人的表現(xiàn),最讓沈括驕傲的是他抵御西夏。
公元1080年,沈括被朝廷派往兗州,并擔任閆妍道的和平使者。他的主要任務是抵抗西夏。
到了兗州,沈括用朝廷給的錢買酒,召集邊民子弟進行騎馬射箭活動,并親自向勝利者敬酒。邊民很熱情?;顒映掷m(xù)了一年,沈括挑選精英充實到邊防軍。兗州軍隊的威望遠超其他州府。
一年后,數(shù)十萬敵軍前來進攻。沈括與少將敬思懿、曲力合作,打了一場空的比賽。趁敵不備,宋軍乘勢進攻摩崖村,斬獲男女一萬,牛羊三萬。
年底,知道朝廷有兵馬增援,沈括抓住機會,命部將在綏德城炫耀武力,聲稱宋廷已經(jīng)任命沈括,率領河東十二將。沒幾天,他就臨時起意帶兵來求援,嚇得西夏教頭連夜棄城而逃。沈括不戰(zhàn)而勝富途、五寶、怡和。
看到這些明瞎的表演,你怎么看沈括?他是官場的寵兒,但這一手好牌正在被他打。
性格的缺陷讓他在官場沉浮多年。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而是留下了一個污點。
皇帝不喜歡,同僚防范,職位難以提升。最后除了他的才華沒人喜歡他。
幾次貶低似乎已經(jīng)完全消耗了他對官場的熱情。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對從政有了一絲“后悔”。
公元1089年,沈括舉家遷往孟茜公園,公園是沈括早年在潤州購買的。在這里,他發(fā)現(xiàn)院子里的一切都像他早年的夢想,一座花木如錦、綠樹成蔭的小山。山腳下有一條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宛如人間仙境。
他把這一切都視為天意,感嘆道:“這才是我真正的歸宿?!庇谑撬湾X買了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退休下鄉(xiāng),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疑所憂都寫下來。這本書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孟茜·畢坦。
這本書有17個條目,609篇文章。涵蓋了天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對當時的科學發(fā)展和生產(chǎn)技術,如高超的水利工程、木工中的俞灝、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煉鋼煉銅的方法等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研究。
抱著科學的態(tài)度,歷時七年完成。由于其全面的筆記作品涉及中國古代的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歷史現(xiàn)象,這本書在國際上也很受重視,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看到這里,可以說宋朝的人才確實是高超的。他們很多人在一個領域超過了沈括,但是他們想玩的是綜合實力。沈括可以大聲說,在那個時代,只有他一個人自尋失敗。
他說他是大宋狀元,一點主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