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2015版百元大鈔正面
《咬字》前主編郝明建曾指出新版100元人民幣存在錯別字,“一百元”的“元”字被誤用。“我們有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guī)定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輔幣是角、分。我們的標(biāo)準(zhǔn)字是元。以前用圈是歷史造成的,因為以前有銀圈,現(xiàn)在有法律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新發(fā)行的人民幣怎么會使用不規(guī)范字符呢?你的圓字從法律角度講是否成立?”
對此,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官方賬號“中國印鈔造幣”做出了回應(yīng)。
人民幣有錯別字嗎?中國印鈔造幣應(yīng)對
這是事實!
網(wǎng)上流傳“新版100元人民幣存在錯別字,誤用了‘一百元’的‘元’字”。很多朋友看到后都給小音君留言了!?。?/p>
從現(xiàn)代印鈔業(yè)誕生開始,紙幣上就使用了“圓”字,這種說法有錯嗎?!
想到這里,小被它的必要性淹沒了...
所以,他們給了很長很長的回應(yīng),我們給大家提了一個點(diǎn)。
首先,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來看
這是新版人民幣。
這是臺灣省、香港和澳門的紙幣。在這些地區(qū)的紙幣上,“元”和“圓”是相通的!
從辭海的定義來看
“元”字在漢字中屬于繁體字,它有很多用途,包括多重含義。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辭?!返鹊浼?,除其他用途外,如果注釋為貨幣單位,在貨幣方面可以與“元”并用,可以相互通用。
再進(jìn)一步,這是歷史文化的傳承。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紙幣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我們紙幣上用的“圓”字,也是歷史文化的傳承。
這要從清朝說起。1910年4月16日,宣彤第二年公布了《政府關(guān)于貨幣制度的規(guī)定》:“中國的國家貨幣單位,名稱為元,暫時為銀。以一元為主要貨幣...每個10美分?!?/p>
支系杜尚書載澤對“圓”的由來解釋為:“貨幣計數(shù),先取其名。中國古代的制度被稱為寵法,寵是圓的。今鑄新幣,請遵九福遺法,取名圓?!辫T幣權(quán)將統(tǒng)一于中央,采用銀本位制。規(guī)定國家貨幣以圓為單位,定名為“清銀幣”。
至此,單位“元(元)”在政令中得到正式認(rèn)可,并獲得了國家貨幣單位的地位。
當(dāng)時,鑒于宋元明紙幣泛濫的歷史教訓(xùn),清銀行在宣彤元年(1909年)規(guī)定將九成現(xiàn)金作為發(fā)行紙幣的準(zhǔn)備。
于是,你看,大清銀行的兌換憑證上用的是“圓”,就是帶銀圈的“圓”。
這就是俗稱的“袁大頭”
1914年,袁世凱以總統(tǒng)名義在北京公布了《國家貨幣條例》和《國家貨幣條例實施細(xì)則》,規(guī)定“元”為一個價格單位,每銀元的重量為庫平純銀六元四角八分。這年12月,天津造幣廠開始鑄造刻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起草《國家貨幣法案》十五條,確定“基礎(chǔ)貨幣:一枚銀幣為一圓”“價格單位為庫平純銀六角四分,名稱稱為圓”。“一枚圓形銀幣總重量為七分二角,銀八九,銅一”。1929年4月10日,中央造幣局章程頒布,中央造幣局在上海成立。1933年3月8日,國民政府財政部頒布了《銀本位貨幣鑄造條例》。
《辭源》舊文“銀圈”說:“鑄銀圈始于近代.....省里賺錢的習(xí)俗。”所以“銀元”也寫成“銀元”,“一元”也可以寫成“一元”。在貨幣上,“一元”成了“圓”的縮寫。
當(dāng)人民群眾開始使用貨幣單位“元”時,彭新偉先生曾指出:“元、元的名稱,并不是從外國銀行發(fā)行紙幣開始的。早在乾隆年間就開始使用了。比如乾隆五十四年,閩浙總督宣布廈門到鹿兒門的船價以元計算。西藏鑄造的銀幣在當(dāng)時的官方文件中也叫圓或元?!?/p>
還有,就是這么說的。
“元”是“元”的原字。甲骨文會員
=
(圓口)
(有腿的三腳架),表示三腳架的圓口。古代青銅器銘文
姜丁
寫進(jìn)
。篆書
會不會是的《丁》
誤寫了“被”
。當(dāng)“元”和“定元口”的本義消失后,篆書就由
重新圈出
創(chuàng)造另一個“圈子”
相反。
《說文解字》:圓潤飽滿。也就是鼎口的圓滑弧線。在后來的演變中,圓、全面、圓滿、流暢、貨幣單位的含義被引申。從字義上看,圓幣以“圓”字為單位,更接近字義本身。
“元”,甲骨文
宰仁
在你的頭頂加上一個交叉手指的符號。
,代表混沌的開始,萬物的開始。是的,甲骨文。
將會是一個十字符號
改成兩條水平線。
(二,即頂),意為神與宇宙。古代青銅器銘文
篆書
甲骨文字體的延續(xù)
。
《說文解字》:元,始也。表達(dá)原意。并逐漸引申為第一、主要、根本、要素等含義。在貨幣史上,始于元代。元代金銀幣稱為“元寶”,意為元寶。黃金叫金錠,銀錠叫銀錠。后來成為金銀貨幣的俗稱。至于元朝為什么叫“元”,《易經(jīng)》中“大哉甘源”一詞的意思是“天之大”。
簡而言之,事情是這樣的:
袁媛不僅意義不同,而且原始發(fā)音也不同。在現(xiàn)代讀音中,“元”和“賢”的古韻相互融合,韻和意都成了零聲母,所以兩個字的讀音變得相同,這就為同音字的借用提供了客觀條件。而且由于“元”的筆畫比較簡單,人們?yōu)榱朔奖闫鹨?,逐漸用“元”代替了“元”。
當(dāng)初設(shè)定貨幣單位時,“元”也只是簡單地寫成“員”。在有兩個字的古書里,比如孟子論離婁,“規(guī)矩是最好的?!钡髞怼霸钡目s寫一般都寫成“元”。
這就是兩個人物的演變過程。在以后的生活中,人們習(xí)慣性地把這兩個字作為常用字。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堅持-堅持,無所事事-孤獨(dú),迷茫-迷茫,等等。這可以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找到。
甚至還有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2月21日,周恩來總理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關(guān)于發(fā)行新人民幣和收回現(xiàn)行人民幣的命令》發(fā)布,宣布發(fā)行第二套人民幣,并聲明:“新貨幣的面額分為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五種,二級貨幣分為一分、兩分、五分、一角、二角、五分六種。
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的通知宣布發(fā)行主要貨幣中的一元、兩元、三元、五元、零錢和一分、兩分、五分、一角、二十角、五角券。這樣就定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貨幣單位,主貨幣單位為圓(元),次貨幣單位為點(diǎn)和角的十進(jìn)制。
1995年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為角、分”。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四條規(guī)定:“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單位為分和角。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按其面額用人民幣支付”。
在漢字的簡化中,圓字被簡化成了圓圈,所以你可以看到幾代人民幣都使用了不同的“圓”字。
即繁體字、異體字、黑字女書繁體字、繁體字印刷宋體、黑字女書簡體字印刷宋體。
人民幣上的第一、二、三套“圓”屬于繁體字。
第一套人民幣正圓字是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兼華北財經(jīng)辦公室主任董同志用楷體書寫的。其字體為“柳體楷書”。
第二套人民幣圓字由中國人民銀行原參事、研究員馬文蔚先生題寫,字體為“張黑女(讀作‘張鶴如’)碑”。
人民幣上的第三套圓字是用印刷體宋體字寫的。
第四套人民幣仍采用馬文蔚先生的“張黑女”碑文。六種主要貨幣面值的“圓”字改為“圓”。
人民幣上的第五套圓字使用的是宋代印刷的簡體字。
有人說“白一”是一個繁體字:
其實這些都是大寫數(shù)字,不是繁體字。。。
大寫數(shù)字是中國特有的書寫數(shù)字的方式。它們是與小寫數(shù)字發(fā)音相同的單詞。在特定場合,因為小寫數(shù)字容易被篡改,所以使用大寫數(shù)字來防止數(shù)字被篡改。如賬單、支票、發(fā)票、禮品冊、日歷、合同等。
小寫數(shù)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用文字來說: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百,一千,一萬。
說了這么多,就是話的意思!不要!不對!
讓我們找點(diǎn)樂子。
最后,我們來看看新中國百元人民幣上出現(xiàn)的“元”字。這一次,讓我們好好看圖,安靜快樂。
2005年第五套百元鈔票的正面
2005年第五套百元美鈔背面
1999年版第五套百元鈔票正面
第五套1999年百元鈔票的背面
第四套1990年版百元鈔票正面
第四套1990年百元美鈔的背面
第四套1980年版百元鈔票正面
第四套1980年版百元美鈔背面
第一套人民幣100元票樣
最初發(fā)表于2015年12月22日。
原標(biāo)題:[回應(yīng)]新版100元人民幣上有錯別字嗎?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這樣說。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官方賬號
編輯:馬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