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羊肉粉是貴州六盤水的民間小吃,是今天六盤水人早餐的主食。水城羊肉粉起源于上世紀(jì)80年代初。在更早的時候,水城人很少吃羊肉,羊一般只用于民間祭祀。人們不吃羊肉,主要是因為他們吃不慣羊肉的味道。
常說“南粉北”,意思是南方人喜歡吃面粉,北方人喜歡吃面條。不僅僅是六盤水,整個貴州,人們都喜歡吃“面粉”,面粉小吃數(shù)不勝數(shù),羊肉粉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貴州的羊肉粉,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羊肉粉有遵義羊肉粉、金沙羊肉粉、水城羊肉粉等。
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把水城羊肉粉的招牌打得越來越響,比如“某某水城羊肉粉”、“正宗水城黑山羊肉粉”,甚至還有水城羊肉粉的招牌。
但是不管他打什么牌子,大部分都能夠做的很好,可見人們對羊肉粉的喜愛程度不亞于牛肉粉。難怪有人說,不吃羊肉粉,嘗貴州美食可惜。
而且,想要品嘗正宗的羊肉粉,還得去六盤水吃水城羊肉粉。說到這,可能有人會問怎么去六盤水才能吃到正宗的水城羊肉粉。這還得從水城羊肉粉的起源說起。
其實以前沒有水城羊肉粉。最早的水城羊肉粉店,從上世紀(jì)70年代末開始,就開在水城老汽車站下面200米左右。有一家小吃店,專門賣羊肉粉。羊肉的主要原料是黑山羊肉,用十幾種香料和中草藥熬制而成。
羊肉面館的門面也很小。面對街道的壁爐上有兩個大鍋。一個是羊肉湯燉的大砂鍋,離店幾十米就能聞到羊肉湯鍋的香味。另一個是燙粉用的粗鋁鍋。店里只能擺兩三張小方桌,最多七八個人同時吃面。
由于來吃羊肉粉的人多,經(jīng)常有人因為沒有座位而蹲在門口吃。那時候的“小碗”才兩毛錢一碗,也就是現(xiàn)在俗稱的單碗。“大碗”才三毛錢一碗,現(xiàn)在是雙加(加肉加粉)。
人到店里,看到有座位會先坐下,沒座位就在外面等?!罢f,老板,又燙了一小碗”;胃口好,手又大方的人憤怒地喊:“老板,鐵一大碗”。
不到兩三分鐘,湯色鮮紅,表面帶點綠色的羊肉粉就端給了客人。顧客可以選擇紅湯或原湯,所有的客人都吃出了一身大汗,只有那些涂著口紅嘴唇的人滿意地離開了。
因為質(zhì)優(yōu)價廉,在那個人們還缺油少肉的年代,花三毛錢吃一碗羊肉粉,羊肉鮮嫩,湯汁鮮美,真的是一種特別的美味享受。
羊肉粉很好吃,吃了不油膩不干燥。經(jīng)常吃不覺得有什么不適,兩三天不吃羊肉粉就覺得少了點什么。因為人們的喜愛,吃的人多了,逐漸形成了一種地方特色美食,在水城開了一家又一家羊肉粉店。
八十年代初以后,人們逐漸想出了用香菜和大蒜來避免脂肪的方法,羊肉粉的生意開始興盛起來。熱騰騰的羊肉湯,熱油辣椒,精致的肉片,潔白如玉的米線,一碗羊肉粉,讓吃粉的人大汗淋漓。這就導(dǎo)致了羊肉粉店一家接一家的開業(yè),每一家的客人都絡(luò)繹不絕!
為了聽到這些,有沒有勾起你的食欲?要不要來一大碗?那就趕緊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