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在哪里出家(36年后,濟公活佛近況曝光)
沒有小角色,都是真人。
游本昌,說起這個名字,乍一看你可能會覺得奇怪。
但說到活佛,你腦海里一定會蹦出唱“鞋破了,帽破了,袈裟破了……”的濟公的瘋狂形象。
1985年的電視劇《濟公》一經(jīng)播出,就在熒屏上瞬間走紅。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它成為了旋轉(zhuǎn)木馬的經(jīng)典,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
扮演濟公的演員游本昌也很受歡迎。
只是在紅遍全國之后,他幾乎消失在熒屏前。近年來,他破產(chǎn)賣房的消息屢見報端。
《濟公》首播至今已有36年,游本昌現(xiàn)年87歲。
相信很多人心里也有一個疑問:這些年他去了哪里,過得好嗎?
1984年的一天,游本昌接到上海電視臺的電話,邀請他在正在拍攝的電視劇中扮演濟公。
那一刻,他的心情異常復雜,既激動又不安,甚至當晚他徹夜難眠。
讓人興奮的是,他之前做了20年的跑龍?zhí)?,根本沒想到50多歲還能演主角。
讓他擔心的是壓力很大,不知道能不能演好傳說中的姬宮這個人物。
開拍后,為了抓住姬宮的魅力,演好這個角色,年過五百的他幾乎每天只睡4個小時。每一個場景都力求完美,幾遍他都做不到。
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拍攝條件異常艱苦。他不僅要忍受高溫,還要沉浸在角色中,一遍又一遍的被打,倒地。
就連他的妻子和女兒來探班都忍不住哭了。
最讓游本昌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場景,他不得不大口吃肉,但當他吃第一口時,他發(fā)現(xiàn)在39度的高溫下保存了一天的肉已經(jīng)發(fā)臭了。
但是導演沒有喊卡,他也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不同。他仍然津津有味地嚼著變質(zhì)的肉。
在屏幕前,我們看著他吃著美味的食物。事實上,他不得不忍受生理上的惡心。
后來現(xiàn)場結(jié)束后,他馬上跑到一邊,把壞肉吐干凈。
這場精湛的表演甚至被收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教材。
拍這部劇需要做出如此巨大犧牲的時刻還是太多了。我真的不得不覺得,這種職業(yè)素養(yǎng),對于現(xiàn)在很多當紅演員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
幸運的是,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濟公一播,滿街都是一萬人空。據(jù)傳聞,因為這部劇,當時社會上的刑事案件少了很多。
許多觀眾被他的演技震驚了。
甚至有人直言,一個演員的演技可以厲害到什么程度?看看游本昌吧:
用手掌捂住左右臉,一半在哭,一半在笑,沒有眼淚,卻滿是滄桑。他們雖然在笑,卻難掩背景的蒼涼。
太神奇了。
扮演79位小角色的游本昌最終因扮演濟公而一炮而紅。
大火之后,可想而知他面對的是不斷的片約和鮮花掌聲。
然而,他沒有投身名利,而是保持了30多年的沉默。
當他再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時,很多人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恩人。
有人說,人生最壞的結(jié)局只是大器晚成。
然而,“大器晚成”并不容易。沒有前半生的磨礪和堅持,我怎么可能有機會看到開花結(jié)果?
為了站在電視機前讓觀眾看到它,游本昌走了近三十年。
在藝術(shù)方面,游本昌無疑是有天賦的。他從小熱愛表演,經(jīng)常參加學校的各種才藝表演。
高二那年,他排練的話劇得了獎。也是因為這部劇,他被學校藝術(shù)團看中了。
后來,他被送到上海戲劇學院也就順理成章了。從一個嚴肅的表演班畢業(yè)后,他去了國家劇院工作。
然而,運氣從來沒有眷顧過他。
他認為他可以在戲劇和表演領(lǐng)域取得巨大成就。從那以后,他勤奮工作了十年,但他都是配角,從來沒有被舞臺燈光真正照亮過。
那是社會環(huán)境最艱苦的十年,他失去了上臺表演的機會。轉(zhuǎn)眼二十年過去了,他差點錯過了一個演員的黃金時代。
后來他重返舞臺,還是跑龍?zhí)住?/p>
他也是精神失常,從來沒有被觀眾看到過。他是不是不適合在這個行業(yè)表演?
但是因為他對表演的熱愛和尊重,游本昌堅持了下來。
在最后的自我拉扯中,他終于振作起來:
沒有小角色,都是真人!
也是因為他足夠勤奮的對待每一個小人物,一直在磨礪自己的演技,所以他頂住了壓力,把濟公這個角色演得極其出色。
這部劇中的扶貧濟困思想和懲惡揚善的快感,不僅讓大人們津津樂道,甚至讓很多孩子著迷。
然而,因《濟公》爆紅的游本昌,近期幾乎退出娛樂圈。
因為他妻子查出癌癥。
一方面,他正處于事業(yè)的全盛時期,另一方面,他正陪伴著現(xiàn)在身患癌癥的妻子度過半生。沒有任何猶豫,他停止了工作,選擇全心全意照顧妻子。
她和我一起受了很多苦。我想好好照顧她,免得以后后悔。
四年后,妻子的身體逐漸好轉(zhuǎn),他開始重返工作崗位。
吉光煥的存在,他在資本眼里還是個炙手可熱的存在,所以還是有很多劇本找他。
然而,游本昌極其頑固。他對演戲有一套自己的標準,達到及格線以上。至少他愿意拍出對得起觀眾的劇本。
做人要有良心,他是恩人,不能欺騙觀眾,褻瀆藝術(shù)。
為此我甚至得罪了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曾經(jīng),沒有戲劇。
但是游本昌不在乎,名利對他來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2002年,為了滿足自己的愿望,游本昌自導自演了啞劇《啞笑先生》。
雖然內(nèi)容質(zhì)量很好,很有藝術(shù)價值,但這樣的作品注定在商業(yè)市場上冷門,讓他幾乎傾家蕩產(chǎn)。
2011年,他做出了另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排演戲劇大師弘毅。因為劇本非常好,弘毅大師給他展示了太多可以傳承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他希望這部劇能像濟公一樣帶給人們真善美溫暖的力量。
沒有投資,沒有資金,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成立了自己的劇團,什么都自己做,組演員,租劇場,甚至剃度出家,去寺廟體驗真正的和尚生活。
起初,《弘毅大師》一年只演出兩三次,收入很少。高昂的場地費和人工費讓游本昌失血過多,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但他沒有放棄,一直堅持,直到第三年,《弘毅大師》名聲大振,演出次數(shù)逐漸增多,甚至慢慢走出國門。
為了貼近年輕觀眾,他還玩起了微博和Tik Tok,每次都親切地稱粉絲為親愛的娃娃。
如今87歲的游本昌,仿佛不知疲倦,仍在舞臺上為他的藝術(shù)理想忙碌著。
在他視頻的一面墻上,貼著密密麻麻的作息表,業(yè)余時間忙著創(chuàng)作,比年輕人更有活力。
雖然不關(guān)心戲劇的人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有些人甚至覺得很遺憾,他可以憑借濟公的名氣過上更好的生活,扮演更多的角色,獲得更多的商演。他為什么要活得這么辛苦?
但是他已經(jīng)高興起來了。對于一個演員來說,一生能遇到一個好角色,是難得的福氣。
有些人喜歡寫書,寫傳記,給自己貼金,但是把自己的老錢吃光了,也保護不了自己。有些人能耐得住寂寞,保持安靜,成為真正的藝術(shù)家。
而且他已經(jīng)活成了藝術(shù)家。
如果你喜歡游本昌老師,請點《守望》吧,祝紀公爺爺身體健康,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