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候變化異常,季節(jié)變換快,早中晚室內外溫差大,呼吸黏膜不斷受到乍暖還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fā)季節(jié)。尤其是在工作環(huán)境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感冒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快速傳播。
你是怎么感冒的?
夏秋之交,天氣多變,很多人熬夜后會出現頭暈、口干、精神不振等癥狀。就是因為小李連續(xù)兩個晚上和朋友在外面玩,身體不舒服,開始嗓子疼,感冒了。
那么什么是感冒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魏樹全介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是一個總稱,包括鼻腔、咽部或喉部的急性炎癥。不是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的總稱,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等。
主要病原體是病毒,少數是細菌。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冬春季節(jié)多發(fā),如著涼、淋雨、氣候突變、過度疲勞等。通常病情較輕,病程較短,很多患者可以自愈,預后較好。
但發(fā)病率較高,有時伴有嚴重并發(fā)癥,需要積極預防,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感冒的癥狀?
急性起病表現為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咽干、喉癢,可伴有發(fā)熱、頭痛。咽炎患者可能會出現喉嚨癢、喉嚨痛。有時需要與流感、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相鑒別。
流感通常發(fā)生在冬春季,有明顯的發(fā)熱和頭痛癥狀,具有傳染性。過敏性鼻炎一般是一種慢性疾病,由某些過敏原誘發(fā),一般無發(fā)熱。
如何治療感冒?
感冒一般不需要積極抗病毒治療,做到對癥治療,保證充足休息,避免疲勞,戒煙,多喝水,保持室內空空氣流通,飲食營養(yǎng)均衡。一般不使用抗菌藥物,如有細菌感染,可根據常見致病菌經驗性選擇抗菌藥物。
市場上有一些復方制劑:美普偽麻黃堿片、復方氨酚偽麻黃堿緩釋膠囊、復方氨酚胺片等。
單一癥狀者可選用以下藥物:
1.有頭痛、發(fā)熱、肌肉酸痛等癥狀的人,可酌情使用解熱鎮(zhèn)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老年人慎用)。
2.對于鼻塞、鼻粘膜充血、水腫、咽痛等癥狀者,可選用鹽酸偽麻黃堿等能選擇性收縮上呼吸道粘膜血管的藥物。
3.對于經常打噴嚏、大量流鼻涕者,可酌情選用抗過敏藥物如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或苯海拉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華
通訊員黃月星
圖/視覺中國